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温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09-03-11 09:48
分享到:

温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
报    告
——2009年3月 11 日在温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褚振中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8年财政预算方案,按可比口径调整后,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9755万元,实际完成31859万元,占年预算107.07%,同比增长11.94%。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7598万元,实际完成19336万元,占年预算109.88%,同比增长15.14%;乡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2157万元,实际完成12523万元,占年预算103.01%,同比增长7.33%。

    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19万元,占年预算101.49%,同比增长3.92%。其中:县级完成14602万元,占年预算100.23%,同比增长1.18%;乡镇完成12517万元,占年预算103%,同比增长7.31%。分项完成情况是:

    (1)税收收入完成20183万元,占年预算100.94%,同比增长4.23%。其中:县级完成8274万元,占年预算100.36%,同比增长0.82%;乡镇完成11909万元,占年预算101.34%,同比增长6.75%。

    (2)非税收入完成6375万元,占年预算104.15%,同比增长2.76%。其中:县级完成5767万元,占年预算100.8%,同比增长1.25%;乡镇完成608万元,占年预算152%,同比增长19.69%。

    (3)专项收入完成561万元,占年预算93.03%,同比增长6.05%。

    2、基金收入完成4740万元,占年预算156.18%,同比增长100.34%。其中:县级完成4734万元,占年预算156.24%,同比增长100.42%;乡镇完成6万元。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8年财政预算方案,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49995万元,实际完成73258万元,占年预算146.53%(超预算支出主要是上级追加形成,下同)。其中:县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8797万元,实际完成60798万元,占年预算156.71%;乡镇财政支出预算为11198万元,实际完成12460万元,占年预算111.27%。

    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8260万元,占年预算146.61%。其中:县级完成55827万元,占年预算157.86%;乡镇完成12433万元,占年预算111.08%。分项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16346万元,占年预算117.54%。其中:县级支出6599万元,占年预算129.47%;乡镇支出9747万元,占年预算110.64%。

    (2)公共安全支出完成3223万元,占年预算136.22%。

    (3)教育支出完成13215万元,占年预算148.68%。其中:县级支出13007万元,占年预算149.32%;乡镇支出208万元,占年预算117.51%。

    (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1419万元,占年预算211.79%。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2072万元,占年预算158.53%。其中:县级支出1943万元,占年预算162.32%;乡镇支出129万元,占年预算117.27%。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7098万元,占年预算165.76%。其中:县级支出6863万元,占年预算169.58%;乡镇支出235万元,占年预算100%。

    (7)医疗卫生支出完成4645万元,占年预算274.37%。其中:县级支出4535万元,占年预算286.48%;乡镇支出110万元,占年预算100%。

    (8)环境保护、城乡社区及工业商业事务等支出完成10016万元,占年预算116.36%。其中:县级支出10004万元,占年预算116.22%;乡镇支出12万元。

    (9)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7614万元,占年预算263.19%,其中:县级支出5657万元,占年预算495.36%;乡镇支出1957万元,占年预算111.76%。

    (10)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559万元,占年预算225.94%。其中:县级支出1524万元,占年预算220.87%;乡镇支出35万元。

    (11)其他支出完成1053万元,占年预算83.9%。

    2、基金支出完成4998万元,占年预算145.46%。其中:县级支出4971万元;乡镇支出27万元。

    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结果:财力收入总计7949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859万元,税收返还3509万元,上级财政补助资金40687万元,调入资金2844万元,上年结转401万元,上年结余192万元。扣除体制上解、专项上解3407万元,全县可用财力76085万元。2008年全县财政支出73258万元,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2803万元(指标结转361万元,基金结转2442万元),滚存结余24万元。

    综合分析去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全县上下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县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源建设初见成效

    去年以来,我们以市财政局开展的“百人千企谋发展”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财源建设活动,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为企业发展助力加油。一年来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安排,为企业投入资金120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名牌创建、产业升级、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帮助企业克服电力紧张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困扰,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去年,我们与市财政局结合,聘请高级经济师、高级税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家8名,在我县举办大型专题报告会和专业培训班两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380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企业在我县投资兴业。去年以来,县财政落实税收返还资金1556万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活力。

    (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008年,我们严格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保民生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在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和津贴补贴及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使财力更多地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困难群体倾斜,有效地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撑。

    一是筹措资金3858万元,用于引黄补源、城市建设等重点项目,保证了引黄工程如期完工,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二是投入资金3120万元,保证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顺利建成投运,大大改善了我县的人居环境。三是筹措资金1194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课桌凳更新、学校图书仪器的购置等,进一步改善了我县的办学条件。四是投入资金1220万元,彻底化解了“普九”债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的历史遗留问题。五是筹措资金3464万元,为35.98万名农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1.4万名城镇居民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使699名五保户享受了财政供养,并建成了3所敬老院,有效地解决了广大群众的就医和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六是筹措资金1272万元,使15585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七是投入资金679.2万元,用于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22个行政村1814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三)惠农政策全面落实

    为了使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程序和管理办法,通过核实对象、张榜公示、专户管理和一折通发放等措施,使各项惠农补贴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一是圆满完成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工作。率先将3247.5万元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全部发放到87235户农民手中,并及时兑现31万亩良种补贴资金310万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二是切实做好畜牧养殖补贴兑现工作。发放奶牛补贴159.05万元,发放能繁母猪补贴320万元,办理能繁母猪政策保险补贴35.7万元,推动了畜牧养殖业的稳步发展。

    三是认真落实农村造林补贴政策。发放退耕还林补贴240万元,发放生态林补贴178.2万元,加快了林业生态县的建设步伐。

    四是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筹措资金3028.9万元,春秋两季分别为56068名和53265名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并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分别为1182名和1176名贫困寄宿学生给予了生活补助,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问题。

    五是严格兑现家电下乡补贴。全县补助农民购买家电商品3991台,发放补贴款77万元,增强了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六是认真做好石油价格改革补贴工作。投入资金175万元,对县林场2500亩耕地和193辆城乡公交客运车辆进行了石油价格综合补贴,有效缓解了成品油调价对部分困难群众和社会公益性行业的增支压力。

    七是认真落实小浪底水库移民后期补助资金。为14535名群众发放补贴资金872万元,促进了移民村群众的生产发展和生活稳定。

    (四)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扩大了直接支付的范围,对安全饮水、扶贫开发、校舍建设等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帐、直接支付。有效地防止了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二是加强项目资金事前评审和事后评价工作。将项目工程招投标与项目评审、基建审计和绩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促进了财政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国有资产数据库,对国有资产进行动态管理。并相继出台了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和收入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的购置、处置行为,同时加大对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

    四是强力推进涉农补贴资金发放方式改革,将所有涉农补贴资金全部实行一折通发放,保证了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方便、快捷地发到农民手中。

    五是全面开展村组“三资”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村的财务管理。

    六是圆满完成了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工作任务,在全省率先彻底解决了“普九”债务问题,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国务院综改办在全国推广了我县的试点工作经验。

    过去的一年,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沉重的历史债务仍然困绕着财政的正常运转,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县经济的影响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收入总量小、质量不高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将长期影响财政的正常运行。

    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9年是加快我县财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从有利因素看:一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县企业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二是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的强力推进,以及我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来企业在我县投资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新建企业和新上项目相继投产见效,大部分企业已过免税优惠期,从而形成新的税源;三是随着焦桐高速、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在我县全面开工,建筑营业税相应增加,也会成为我县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从不利因素看:一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我县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困难,效益下滑,对财政收入带来一定影响;二是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和减免行政性收费政策的实施,将造成财政减收;三是兑现国家调资政策及改善民生、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等增支因素不断增多,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收支矛盾异常突出。

    基于上述分析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县2009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加强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夯实财政基础,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理财水平;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一)2009年财政收入预算(草案)

    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35356万元,增长11%,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21456万元,增长11%;乡镇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13900万元,增长11%。分项安排情况是:

    1、一般预算收入拟定为30102万元,增长11%。

    (1)税收收入22404万元,增长11%。其中:县级9069万元,增长9.61%;乡镇13335万元,增长11.97%。

    (2)非税收入7072万元,增长10.93%。其中:县级6513万元,增长12.94%;乡镇559万元,下降8.06%。

    (3)专项收入626万元,增长11.59%。

    2、基金收入5254万元,增长10.84%。

    (二)2009年财政支出预算(草案)

    根据2009年财力状况和财政支出需求,全县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拟定为59843万元,同比增长19.7%,其中:县级支出预算拟定为47118万元,同比增长21.45%;乡镇支出预算拟定为12725万元,同比增长13.64%。分项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811万元,增长6.5%。其中:县级支出5214万元,增长2.3%;乡镇支出9597万元,增长8.93%。

    2、公共安全支出2398万元,增长1.35%。

    3、教育支出12375万元,增长39.23%。其中:县级支出12178万元,增长39.8%;乡镇支出197万元,增长11.3%。

    4、科学技术支出734万元,增长9.55%。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81万元,增长5.66%。其中:县级支出1260万元,增长5.26%;乡镇支出121万元,增长10%。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847万元,增长59.9%。其中:县级支出6536万元,增长61.5%;乡镇支出311万元,增长32.34%。

    7、医疗卫生支出2855万元,增长68.64%,其中:县级支出2724万元,增长72.08%;乡镇支出131万元,增长19.09%。

    8、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656万元,增长13.65%。

    9、农林水事务支出4461万元,增长54.2%,其中:县级支出2099万元,增长83.8%;乡镇支出2362万元,增长34.89%。

    10、交通运输和粮油物资储备等事物支出2431万元,增长22.72%。

    11、其他支出1198万元,下降4.54%。

    12、基金支出7696万元,增长123.98%,其中:县级支出7690万元;乡镇支出6万元。

    2009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结果:全县财力总收入6414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5356万元,税收返还3539万元,转移支付补助16396万元,专项转移支付6023万元,上年结转支出2803万元,上年结余24万元。扣除上解支出4238万元,可用财力为59903万元,支出预算59843万元,预计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努力做好2009年各项财政工作

    2009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本次人代会审议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突出民生,完善管理,务实进取,不断研究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1、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培育骨干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充分利用税收返还、科技投入、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财税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成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积极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认真研究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把握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向,积极为企业申报项目争取资金,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收入目标。一是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平台建设,实行公开办税,增强纳税信息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二是加强经济形势与财税形势的关联分析,做好重点税源的监控,特别是抓好焦桐高速、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筑营业税的征收管理。三是加强对土地收入的管理,完善收缴程序,切实将国有土地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加大对以前年度欠缴土地出让金的清收力度,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通过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在确保完成收入总量的前提下,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

    一是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保证工资、津贴及时足额发放。二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工业集聚区建设、城市建设、引黄补源、招商引资、陈家沟景区建设和蚰蜒河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投入,大力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使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五是继续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六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大力筹措资金,加快职业中专、新一中和西部小学的建设步伐。七是围绕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统筹安排资金,确保全面落实,促进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努力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搞好项目的储备、包装和申报工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认真实施好现代农业项目蚰蜒河综合治理工程,保证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为今年争取现代农业续建项目资金奠定基础。三是努力做好地方债券项目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工作,保证国家在我县实施的拉动内需项目地方配套资金落到实处。四是继续做好开行项目的申报工作,努力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筹措建设资金,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四)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评审、招标、审计以及资金支付的程序,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积极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严格控制乡村新增债务;切实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坚决杜绝学校发生新的债务,巩固化解“普九”债务的成果。三是积极探索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稳妥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筹资筹劳为主体,以社会捐资捐助为补充的村级公益事业新机制。四是对国家下达拉动内需的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帐核算、直接支付、全程监控,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资金尽快发挥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各位代表,2009年的财政经济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圆满完成2009年全县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