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县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
报 告
——2008年2月18日在温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褚振中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7年财政预算方案,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30072万元,实际完成32462万元,占年预算108%,同比增长26.3%。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2110万元,实际完成22154万元,占年预算100.2%,同比增长17.2%;乡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7962万元,实际完成10308万元,占年预算129.5%,同比增长51.5%。
1、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96万元,占年预算108.5%,同比增长19.7%。其中:县级完成19792万元,占年预算100%,同比增长7.9%;乡镇完成10304万元,占年预算129.5%,同比增长51.5%。分项完成情况是:
(1) 工商税和企业所得税完成16685万元,占年预算135%, 同比增长58.8%。其中:县级完成6829万元,占年预算126.1%,同比增长49.3%;乡镇完成9856万元,占年预算141.9%,同比增长66.1%。
(2)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完成2678万元,占年预算122.7%,同比增长22.7% 。
(3) 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完成 4682 万元,占年预算 91.3% ,同比增长 6.2%。
(4) 专项收入完成 529 万元,占年预算 125.4% ,同比增长 37.8%。
(5)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 5183 万元, 占年预算 67.8% , 同比下降 31.1%。
(6)其他收入完成339万元。
2、基金收入完成2366万元,占年预算101.6 % ,同比增长318 %。其中:县级完成2362万元,占年预算101.5%,同比增长319.5%;乡镇完成4万元,占年预算133.3%,同比增长33.3%。
(二)财政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县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7年财政预算方案,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43300万元,实际完成68356万元,占年预算157.9%。其中:县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6238万元,实际完成57780万元,占年预算159.4%;乡镇财政支出预算为7062万元,实际完成10576万元,占年预算149.8%。
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4305万元,占年预算157.6%。其中:县级完成54082万元,占年预算160.3%;乡镇完成10223万元,占年预算144.8%。分项完成情况是:
( 1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 19247 万元,占年预算 189.7% 。其中:县级支出 11134 万元,占年预算 231.6% ;乡镇支出 8113 万元,占年预算 152% 。
( 2 )公共安全支出完成 2973 万元,占年预算 109.6% 。
( 3 )教育支出完成 115 08万元,占年预算 133.1% 。其中:县级支出 11356 万元,占年预算 133.4% ;乡镇支出 152 万元,占年预算 114.3% 。
( 4 )科学技术支出完成 1230 万元,占年预算 227.8% 。
( 5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完成 1513 万元,占年预算 172.9% 。其中:县级支出 1439 万元,占年预算 182.4% ;乡镇支出 74 万元,占年预算 100.1% 。
( 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 6805 万元,占年预算 172.7% 。其中:县级支出 6595 万元,占年预算 177.2% ;乡镇支出 210 万元,占年预算 102% 。
( 7 )医疗卫生支出完成 3197 万元,占年预算 258.4% 。其中:县级支出 3137 万元,占年预算 267.7% ;乡镇支出 60 万元,占年预算 100.3% 。
( 8 )环境保护支出完成 1790 万元,为年预算的 10.9倍 。
( 9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完成 2032 万元,占年预算 103.1% 。
( 10 )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 4162 万元,占年预算 189.4% ,其中:县级支出 2678 万元,占年预算 273.3% ;乡镇支出 1484 万元,占年预算 121.9% 。
( 11 )交通运输支出完成 980 万元,占年预算 245% 。
( 12 )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完成 6617 万元,占年预算 92% 。
( 13 )其他支出完成 2251 万元,占年预算 292.7% 。
2、基金支出 完成 4051万元,占年预算161.4 % 。其中:县级支出3699万元; 乡镇支出352万元。
2007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结果:财力收入总计7193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462万元,税收返还3337万元,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2376万元,调入资金1283万元,上年结转2251万元,上年结余228万元。扣除体制上解、专项上解3140万元,全县可用财力68797万元。2007年全县财政支出68356万元,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401万元(基金结转),滚存结余40万元。
综合分析去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全县上下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县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征管,财政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007年,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新企业、新项目相继投产达产,财源建设初见成效。同时,进一步规范税收秩序,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严格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圆满完成了收入任务,财政收入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财政收入的质量也显著提高。
(二)优化结构,财政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去年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建设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的方针,在保证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津贴及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 , 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使财力更多地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困难群体倾斜,有力地支持了和谐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一是不断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投入,筹措资金 3937 万元,用于招商引资、引黄补源、城市基础设施、太极旅游开发、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等项目支出,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二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筹措资金 4467 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卫生集中整治、村级场所建设和其他支农支出,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筹措资金 2123 万元,用于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不折不扣地全面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四是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筹措资金 3646 万元,用于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学校的课桌凳更新配置以及化解“普九”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债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五是拨付社会保障资金 2960 万元,用于民政优抚、农村和城镇低保、敬老院建设、就业再就业、失业保险补助、城市和农村医疗救助、五保户供养等,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财政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更加规范
一是成功地开展了涉农补助资金发放方式改革,在全市率先实行了涉农补助资金“一折通”发放。二是全面推行了村(组)“三资”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三是顺利开展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试点工作,锁定了债务基数,制定了化解方案,为全省化解“普九”债务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四是圆满完成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建立了完整的国有资产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大力推行绩效评价和项目评审工作,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过去的一年,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财政债务包袱沉重,偿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的问题还将长期影响财政的正常运行。
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08年是加快我县财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既有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从有利因素看 :一是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战略的强力推进,以及我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来企业在我县投资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新建企业和新上项目相继投产见效,部分企业已过免税优惠期,一批大个头骨干企业将成为我县的支柱财源;二是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专业市场建设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活跃,对财政的贡献率将会明显攀升。 从不利因素看 :一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内资企业税负降低,将会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二是偿还债务进入高峰期,偿债任务重,影响预算的正常执行;三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能繁母猪补贴和家电下乡补贴、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扩面提标、林业生态县建设以及大学生村干部工资等政策性支出因素增加较多,使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基于上述分析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县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的基本思路是: 按照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壮大财政实力;夯实财政基础,提高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增强保障能力。
(一)2008年财政收入预算(草案)
2008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37655万元,同比增长16%,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25498万元,同比增长15.1%;乡镇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12157万元,同比增长17.9%。分项安排情况是:
1、一般预算收入拟定为34620万元,同比增长15%。
(1)工商税和企业所得税19909万元,同比增长19.3%。其中:县级8157万元,同比增长19.4%;乡镇11752万元,同比增长19.2%。
(2)耕地占用税和契税2678万元,同比持平。
(3)专项收入612万元,同比增长15.7%。
(4) 罚没收入和行政性收费4749万元,同比增长1.4%。
(5)国有资本经营收入6672万元,同比增长28.7%。
2、基金收入3035万元,同比增长28.3%。
(二)2008年财政支出预算(草案)
根据2008年财力状况和财政支出需求,全县地方财政支出预算拟定为49995万元,同比增长15.5%,其中:县级支出预算拟定为38797万元,同比增长7.1%;乡镇支出预算拟定为11198万元,同比增长58.6%。分项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3907万元,同比增长37.1%。其中:县级支出5097万元,同比增长6%;乡镇支出8810万元,同比增长65%。
2、公共安全支出2366万元,同比增长12.8%。
3、 教育支出8888万元,同比增长8.4%。 其中:县级支出 8711万元,同比增长8%;乡镇支出177万元,同比增长33.1%。
4、科学技术支出670万元, 同比增长24.1%。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07万元,同比增长49.4%。其中:县级支出1197万元,同比增长51.7%;乡镇支出110万元,同比增长27.9%。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82万元,同比增长8.7%。其中:县级支出4047万元,同比增长8.8%;乡镇支出235万元,同比增长7.3%。
7、医疗卫生支出1693万元,同比增长36.9%,其中:县级支出1583万元,同比增长35.1%;乡镇支出110万元,同比增长69.2%。
8、环境保护支出169万元,同比增长3%。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168万元,同比增长10%。
10、农林水事务支出2893万元,同比增长31.7%,其中:县级支出1142万元,同比增长16.5%;乡镇支出1751万元,同比增长43.9%。
11、交通运输支出690万元,同比增长72.5%。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6271万元,同比下降12.8%。
13、其他支出1255万元,同比增长63.2%。
14、基金支出3436万元,同比增长36.9%,其中:县级支出3431万元;乡镇支出5万元。
2008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结果:全县财力总收入5421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655万元,税收返还3381万元,转移支付补助12742万元,上年结转支出401万元,上年结余40万元。扣除上解支出4164万元,可用财力为50055万元,支出预算49995万元,预计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努力做好2008年各项财政工作
2008 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本次人代会审议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全局,按照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统筹兼顾,突出民生,完善管理,务实进取,不断研究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强化税收征管,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一是继续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培育骨干企业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充分利用税收返还、科技投入、财政贴息、 以奖代补等财税政策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完善涉税信息平台建设,实行公开办税,增强纳税信息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三是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完善相关收缴程序,切实将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通过资本运作,储备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资源总体收益,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留足后劲。四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程序,确保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及时足额入库。五是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欠税的清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通过不断加强财源建设和税收征管,在确保完成收入总量的前提下,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
一是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和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预算内外财力,保证工资、津贴及时足额发放。二是继续加大农业、城市建设、引黄补源、招商引资、太极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投入,大力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是 继续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两免一补”、能繁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切实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 五是围绕县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统筹安排资金,确保全面落实。六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以及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使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努力缓解地方财政困难
一是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搞好项目的储备、包装和申报工作,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二是认真做好上级财政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争得上级财政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补助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缓解我县财政困难。 三是继续做好开行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快报账提款进度,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四)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完善村(组)“三资”代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村组财务的规范化管理。二是全面推行涉农补助资金“一折通”发放办法,将所有涉农补助资金全部纳入“一折通”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直接支付,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开展“普九”债务化解工作 ,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确保在2008年上半年圆满完成化解“普九”债务试点工作。四是在全县范围内 全面推开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切实减轻乡村债务负担,化解债务风险,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2008年的财政工作,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下,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圆满完成2008年全县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