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温县:抢收抢种 减损保供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5-10-23 14:57
分享到:

眼下正值秋粮抢收关键窗口期,持续的降雨让秋粮收获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地湿、粮湿、人心更焦灼”的考题,温县积极应对,多措并举,打出一套精准高效的秋收保障“组合拳”,全力以赴守护农民“粮袋子”。

虎口夺粮,人机协作保归仓

“雨连着下,地里泥泞不堪,普通收割机根本进不去,还好乡里紧急给我们调配了3台履带式收获机。”温县北冷乡北冷村种粮大户柴永利看着满载玉米的车辆,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不远处的玉米田里,温县农业农村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正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将要下地的农业机具进行收割作业。

“针对持续降雨导致的秋收难题,我们提前谋划、主动作为。”温县农机中心负责人郑松林介绍,通过组织广土农机等4家专业合作社,我们现已对35台轮式收割机进行半履带、四轮驱动改装,让农机在泥泞田间“如履平地”,精准破解了当前农机“下田难、作业慢”的困境。

同时,温县各乡镇(街道)积极响应,整合辖区内分散的农机资源,组建“秋收农机服务队”,根据县气象专家组的预测、各村玉米成熟度的差异,制定“分片收割、错峰作业”计划,实现农机调度和收割环节无缝衔接。

全链闭环,烘干晾晒解民忧

温县兴惠种植专业合作社一片繁忙景象,一辆辆装满玉米的自卸车穿梭于厂区和烘干车间,卸下的玉米经过筛选、烘干等多道工序后,通过传送履带送入粮仓。

“湿粮不落地,第一关就是烘干。”该合作社负责人许兴寿介绍,合作社的循环烘干塔24小时运转,仅需10小时就能将湿粮水分从30%降至安全储存的14%。对于暂时来不及进塔烘干的玉米,就利用周边的室内空间采取“摊晾+强力风机”的辅助措施,避免堆积发热霉变。

持续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收割进度,也让已经收获的玉米面临发霉的风险,晾晒问题更使村民忧心忡忡。

温县多个粮食烘干中心开启了24小时全天候作业模式,构建起“抢收+烘干”的闭环保障体系。各乡镇充分挖掘辖区内可用场地潜力,最大限度拓展晒粮空间。

截至10月20日18时,全县协调晾晒场地300余处,总面积达600270平方米,玉米收购点60余家,设备总计30台,日烘干能力合计2500余吨,累计烘干玉米1.33万吨。

强化联动,织密秋收“保障网”

“每天都会收到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的服务提醒,知道近期有雨,就趁着晴好天气收割,最近几天都是紧锣密鼓,天不亮就开始干。”

“没想到农业保险理赔这么快,审核很快就通过了,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

连日来,为应对不利天气影响,温县多部门联动,形成协同作战的强大合力:气象部门滚动发布农业气象专报,引导农户抢抓降雨间隙开展抢收作业;财政、地方金融部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保险机构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提高理赔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早赔快赔、合理预赔”。

如今,在温县的田野上,轰鸣的收割机、运转的烘干塔、忙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相互呼应,切实将“抢收抢种、减损保供”的承诺,扎扎实实写在每一寸土地里。

上一篇:一根山药双线“俏” ,线上线下销量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