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卫东代表:
您提出关于“加大职业教育对本土龙头企业对口人才委培”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大职业教育对本土龙头企业对口人才委培,县教育局对县职教中心目前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调研,进行了纵向分析和横向对比,深挖阻碍发展的不利因素,重点针对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更加高效服务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由县政府牵头搭建平台,促进县职教中心先后与河南品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焦作卷烟材料有限公司、河南河财管道有限公
司等14家县域知名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活动,明确双方在人才委培中的权利和义务。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小组,定期沟通合作进展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定制化课程开发
县职教中心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岗位特点,汽修专业与兰兴氢能源合作,建立兰兴氢能源汽修订单班,双方进行合作办学,由企业提供专业设备和技术支持,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融合企业的实际项目、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确保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紧密对接。
三、强化实践教学
县职教中心11个专业与企业合作设立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实际生产和项目运作。企业派遣行业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2022年,学校申报并成功获批“张占稳数控车床”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奖补资金10万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县职教中心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鼓励教师暑假对口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省培、国培,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企业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提升其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完善就业保障
县职教中心组织企业到学校召开毕业生招聘会,签订委培协议时明确学生毕业后在企业的就业待遇和职业发展路径。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毕业后在企业工作的学生进行定期回访,了解其职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委培方案。
六、协调行业协会参与
县教育局牵头,职教中心对接县工信、人社和扶贫等部门,结合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组织企业和学校专业开展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由行业协会制定人才委培的标准和规范,保障委培质量。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
县职教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人才委培信息平台,学生在系统备案企业实习,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信息的共享和管理。利用在线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八、深入开展培训认定工作
县职教中心依托上级政策,深挖资源优势,积极结合县人社局、司法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办等行业部门,开展电工、家政服务员、汽车维修工、电子商务、中式烹调师、保育师等职业技能培训。三年累计完成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转移、创业培训、农广校、等培训达12000余次。
积极推进培训认定中心工作。社会评价开展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员、美容师、电工、电子商务师、汽车维修工等认定工作共认定3474人次,取证2553人次。院校评价开展美容师、电工、电子商务师、汽车维修工、工业机器人、钳工等认定工作,认定1490人次,获证1490人次。
2024年,学校积极申报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基地型项目,成功获批“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太极新媒体(河南电商)”省
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示范基地,是该次评选6大类155项当中唯一入选的中职学校项目,获得奖补资金145万元。
九、健全评价与反馈机制
依托备案管理系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委培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企业满意度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委培措施,不断优化委培模式。
十、制定激励政策
根据温县实际,建议政府出台《温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激励办法》,主要内容包括:对参与委培的企业授予相关荣誉称号,提升企业社会声誉;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例如减少企业所得税等;提供专项财政资金,补贴企业在委培过程中的相关费用,如培训设施建设、教材开发等;鼓励金融机构为校企合作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等政策支持。对职业学校在委培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给予奖励和项目经费支持。企业开展补贴性培训,可按规定享受相应的培训补贴。对被认定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等组合式激励。
温县教育局
202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