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改工作的部署推进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审计整改组织更加有力。县政府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全面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出台《温县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确保责任明确到位、压力传导到位、问题整改到位。
二是强力督促,审计整改效果更加明显。通过领导批示、政府督察室督办和协调县纪委监委、巡察办等单位联办等形式,形成审计整改合力。要求被审计单位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审计整改成效显著。
三是完善措施,审计整改质量更加提升。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报告和问题清单要求,及时召开班子会,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明确整改目标、制定整改计划、细化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推动整改工作落实落细,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和屡审屡犯等问题,及时通报批评,责令重新整改,维护审计整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截至目前,审计查出的5大类104个问题,已整改102个,正在整改2个,整改率98.08%。通过整改,收回或归还财政资金4965.59万元,调账处理7586.29万元,促进拨付到位资金3085.1万元,建立健全制度21项。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完善整改机制,确保高质量完成审计整改工作。一是压实责任。通过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审计机关的督促检查责任,形成上下贯通、各负其责、有效落实的整改工作格局。二是建章立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固化动员部署、表态发言、中期汇报、报告讨论等机制,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确保整改工作无死角、无盲区。三是标本兼治。强化审计整改成果运用,更好地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在推动被审计单位整改的同时,深入研究审计查出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审计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