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关于温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15-05-06 09:43
分享到:
关于温县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10日在温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温县财政局局长  张永胜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温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500万元,占预算57460万元的100.1%,同比增长1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287万元,占预算38114万元的103.1%,同比增长18.5%,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8.3%;非税收入完成18213万元,占预算19346万元的94.1%,同比增长0.3%。
    2.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54277万元,占预算109516万元的140.9%(主要是我县为省财政直管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省财政对于民生方面的支出给予了大量的追加专项补助,形成了超预算支出,下同)。主要支出科目完成情况是: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774万元,占预算的95.2%(主要是压缩一般性支出形成)。
    ●  公共安全支出9078万元,占预算的145.7%。
    ●  教育支出33452万元,占预算的130.3%。
    ●  科学技术支出2820万元,占预算的166.5%。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772万元,占预算的147.1%。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6万元,占预算的111.5%。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5117万元,占预算的139.4%。
    ●  节能环保与城乡社区支出7267万元,占预算的297.9%。
    ●  农林水支出22696万元,占预算的162%。
    ●  交通运输支出4602万元,占预算的220.2%。
    ●  住房保障支出5134万元,占预算的238.6%。
    3.一般公共预算执行结果
    全县财力收入总计为1623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500万元,税收返还378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9469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000万元,上年结余收入372万元,调入资金2973万元。
    全县财力支出总计为16226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277万元,上解省级支出7133万元,债券还本支出850万元。
    财力收入和财力支出相抵后,年终结余5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2207万元,占年预算80514万元的52.4%(主要是土地出让金短收形成),同比增长18.9%,上级补助收入13619万元,上年结转1万元,调入资金470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财力收入总计为6052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60527万元,实现收支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3251万元,占年预算23236万元的100.1%;支出完成20011万元,占年预算19276万元的103.8%;当年收支结余3240万元。
    二、2014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县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认真谋划,主动作为,着力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保障了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支出需要,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一)加强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去年以来,我县积极克服经济下行、结构性减税等不利因素,健全财税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综合治税工作机制,狠抓税收征管,提高税源监控水平,实现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并举;强化非税征管,实施非税收入专项稽查,确保应收尽收。201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12.1%,税收比重为68.3%,收入结构得到优化,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二)围绕中心,全力服务经济发展
    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手段,支持经济平稳增长。拨付资金28718万元,促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了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落实出口退税和福利企业退税资金3154万元,促进企业滚动发展。将财源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5000万元,提升担保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7970万元,缓解了企业融资困难。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920万元,大力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规模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县域经济活力。
    (三)突出重点,社会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有保有压,继续加大民生投入,确保民生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1.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拨付资金4380万元,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免费提供教科书,持续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拨付资金579万元,认真落实普高助学金、职教免学费和助学金、寄宿生生活补助等教育资助政策。拨付资金767万元,及时兑现特岗教师补贴和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筹措资金7355万元,推进一中和职教中心续建工程建设,实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学校校舍改造项目。拨付资金826万元,为全县中小学更新了14000套课桌凳,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进一步改善了我县的办学条件。
    2.支持三农发展
    拨付资金13964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田间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农田水利建设、抗旱水源工程等项目,统筹推进水、电、路、林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粮食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争取资金854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提高产业化示范带动能力。争取资金365万元,实施千万吨奶业跨越工程和奶牛、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加快了我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投入资金2589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整村推进和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筹措资金793万元,在全县55个村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资金2447万元,实施陈家沟“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启动陈新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拨付资金511万元,建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拨付资金1316万元,用于发放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补贴和移民村道路建设、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拨付资金1183万元,保证村组干部工资、离任村支部书记补贴的正常发放,落实大学生村官待遇,完善村级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麦“一喷三防”、种植业保险补贴、石油价格补贴等惠农补贴6034万元,促进农民增收。
    3.支持医疗卫生事业
    拨付资金15683万元,提高财政对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支持职工医疗保险。拨付资金1357万元,落实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政策,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计生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加强性别比综合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支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拨付资金3235万元,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发放养老补贴。拨付资金1655万元,支持县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楼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改造项目,全县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拨付资金1283万元,支持就业创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拨付资金626万元,落实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拨付资金1451万元,为伤残军人、病退、军烈属等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和生活补助。拨付资金944万元,落实义务兵优待和退役士兵安置政策。拨付资金2855万元,城市和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到215元和112元。拨付资金279万元,五保户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和每人每年2700元。拨付资金677万元,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老人敬老补贴。筹措资金271万元,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对象医疗费用补充保险,妥善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拨付资金5350万元,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得以基本实现。
    5.支持文化体育事业 
    拨付资金388万元,支持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的免费开放,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和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持续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筹措资金420万元,实施体育场维修改造工程,购置体育器材,开展太极拳推广普及和武术活动,积极促进全民健身。拨付资金8503万元,支持陈家沟景区建设,不断提升太极拳的对外影响力。
    6.服务公共安全
    拨付资金187万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加强食品源头疫情防控,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拨付资金142万元,支持涉法涉诉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解决特殊疑难信访工作,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拨付资金3564万元,用于平安城市视频综合管理系统安装,公安、交警、消防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公检法司部门办案经费及装备采购,支持解决我县平安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7.支持安居工程建设
    创新筹资理念,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筹措资金5929万元,推进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8.支持城市建设
    拨付资金3528万元,推进蚰蜒河治理、滨河公园二期绿化及老蟒河城镇段综合整治工程,持续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拨付资金589万元,支持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推动中水回用项目顺利投用。筹措资金976万元,提高环卫工人待遇,更新购置环卫设备设施,保障了城区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拨付资金2560万元,保证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统筹推进,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
    扎实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全县预算单位向社会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认真开展三公经费和“小金库”检查,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加强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管理办法,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面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全县预算单位共办理公务卡1755张,公务支出刷卡消费914万元,有效促进了公务经费的规范管理。完善政府采购制度,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14家协议供货单位,提高了政府采购效率。严格执行财政投资项目评审制度,共审查项目240个,审减金额4944万元,审减率为11.55%。认真清理预算结转结余资金,收回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032万元,增强了财政调控能力。
    一年来,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及代表委员们加强监督、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收入呈中低速增长新常态,刚性支出不断增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5年预算草案情况
    2015年财政整体形势严峻,减收增支因素突出。一是财政收入增幅趋缓成为新常态,完成收入预算任务难度较大。结构性减税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性减税因素对地方税收收入压力巨大,“营改增”陆续扩大到其他缴纳营业税的行业,落实免除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二是刚性支出不断增多,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增资与养老金并轨、公车改革补贴、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硬性支出逐年增多,已开工建设的重点工程资金支付需求大,政府性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平衡难度很大。
    根据面临的形势,2015年财政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新优势、新挑战、新机遇,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切实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持续强化创新驱动,着力稳固基础支撑,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保障重点领域特别是民生支出;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2015年财税改革重点
    1.调整重点支出安排办法。教育、科技、农业、环境保护、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七项支出由过去的先按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定支出总额,再安排具体项目的办法,改为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结合财力可能,统筹安排,优先保障。
    2.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一般公共预算以前年度的结余结转资金,区别不同情况,采取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由同级政府预算收回统筹使用等措施加以盘活;对政府性基金结转规模较大的,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使用。
    3.扎实推进预决算公开。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均应公开预决算。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要全部细化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同时,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评价。
    4.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对财政支出的权责发生制核算。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加强收缴入库管理。全面实施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县乡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
    5.全面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和省、市要求,扎实做好清理规范工作,废止违法违规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着力清除影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壁垒,解决影响和制约依法理财的突出问题。
    6.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健全债务扎口管理机制,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将新增债务、债务风险等指标列入发展成果评价体系,实行债务风险预警提示制度。
    (二)2015年主要支出政策
    1.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支持十大建设。把支持项目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十大建设为重点,以培植经济新增点、培植新的税源财源、调优经济结构为主线,持之以恒支持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2)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集聚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承载和服务能力,大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
    (3)支持科技强县。着力构建具有温县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引领转型、驱动发展能力。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金,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科研项目特点的支持机制。
    (4)支持特色商业区建设。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发挥财政税收政策作用,努力促进城区商务中心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把服务业发展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促进省级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1)支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田间工程、小农水重点县等相关资金的统筹使用,大力支持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水利建设投入,支持水利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支持新型农业经济体。设立专项资金,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济体的支持力度。
    (3)支持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从经费保障、垃圾处理、管理监督、奖罚激励等方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
    (4)支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改革,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5)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发放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小麦“一喷三防”、种植养殖业保险补贴等惠农补贴,使各项惠农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3.促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支持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支持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重点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帮扶力度。
    (2)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薄弱学校经费补助办法,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组织实施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计划等项目。提高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助学金标准,规范各项教育资助操作程序。
    (3)支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工资调整有关工作。 
    (4)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增加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资金,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政策。支持做好社会福利工作。
    (5)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慈善救助之间的衔接。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4.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建立多元化城镇化筹资机制。积极争取省三支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类项目。积极推广应用PPP模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示范项目,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三)2015年收支预算安排            
    2015年的预算编制原则是: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统筹使用政府各项资金,集中财力为我县确定的重点工作提供财力保障。
    根据以上原则,对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分别安排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1)收入预算安排
    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63246万元,增长10%。分部门应完成情况:国税部门9106万元,增长10%;地税部门35010万元,增长10%;财政部门19130万元,增长10%。
    主要收入项目是:
    ●  增值税6939万元,增长9.7%。
    ●  企业所得税5280万元,增长10.9%。
    ●  营业税11456万元,增长8.7%。
    ●  城建税1249万元,增长10.9%。
    ●  专项收入1535万元,增长65.4%。
    ●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793万元,下降10.3%(主要是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
    ●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2288万元,下降18.1%(主要是去年有一次性收入因素)。
    (2)支出预算安排
    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246万元,加上税收返还3792万元、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补助56904万元、调入资金(上年结余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万元,减去上解支出7322万元和债券还本支出928万元,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财力总计115750万元,全部安排支出。
    主要支出科目安排情况是:
    ●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216万元,下降9%(主要是偿债支出调整到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形成)。 
    ●  公共安全支出8166万元,增长31.1%。
    ●  教育支出27720万元,增长8%。
    ●  科学技术支出1865万元,增长10.1%。
    ●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08万元,增长17.3%。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49万元,增长12.3%。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1330万元,增长18.4%。
    ●  节能环保与城乡社区支出3369万元,增长38.1%。
    ●  农林水支出10354万元,下降26.1%(主要原因:一是去年预算安排数中包括上缴省级的1890万元的南水北调基金,今年需要安排945万元调整到政府性基金;二是今年上级提前告知农林水转移支付减少2638万元)。
    ●  交通运输支出2364万元,增长13.1%。
    ●  住房保障支出2540万元,增长18%。
    以上安排的各项支出项目,是根据收入状况、支出需求和上级提前告知补助安排的,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通过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还会有相应的追加支出。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99282万元,比上年完成数增长135.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99282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征地费用、偿债资金、已开工的重点工程资金和新建重点工程等。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15年县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28050万元,支出预算23375万元,收支结余467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0381万元。
    四、认真抓好2015年预算执行
    (一)抓好收入
    主动适应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新常态,主动研判新常态对财政工作的影响,实事求是地看待收入增速变化,严格执行新预算法有关规定,由追求收入增幅向追求财力质量转变。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严格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完善土地出让收入收缴程序,挖掘收入潜力,不断开辟和培育财力新的增长点,确保各项税收和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现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二)管好支出
    面对刚性支出增长压力,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财政该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该管的坚决放手给市场和社会、放到位。执行好国家统一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做强做大,鼓励企业增产增税。认真落实新预算法规定,强化预算约束,预算未安排的事项一律不得支出,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厉行勤俭节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堵塞管理漏洞,严防违法违纪行为发生。严格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分条例,对于违反条例的行为严惩不贷。
    (三)搞好内控
    尽快研究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牢固树立内控理念,引导财政系统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财政部门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确保财政干部廉洁和财政资金安全。
    各位代表,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完成今年的收支预算,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