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羌街道上作社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核心、“高效服务群众”这一根本、“探索治理模式”这一路径,以“五基四化”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机制建设、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深耕细作,探索出一条具有“上作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子,推动社区由“物理合并”迈向“化学融合”,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和美社区新图景。
以机制建设为基础,不断提升基层战斗力
“我们构建了全新的工作机制,每日围绕该工作机制有序开展各项工作,并安排专人进行汇总,以此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切实落地,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规范化与精细化水平。”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惠阳说道。
网格全覆盖,服务零距离。今年,该社区持续深化“党建+大数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划分网格10个,设网格长10名、网格员10名、兼职网格员20名。建立“三访三联动”工作方法,即访基础民情、摸清底数,访重点区域、动态巡查,访重点人群、精准服务;与全团组织、志愿者、物业、养老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联动,与公安、城管、民政、消防等专业力量联动,线上与线下联动。采取集中走访与日常走访、定期走访与不定期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进小区、到商户、敲开门、问民意”活动,组织联户党员、网格员、社区干部320余人,全面采集网格内人口、房屋、商户、特殊群体(老人、残疾人等)等基础信息,全面巡查楼道、消防通道、沿街商铺等重点区域,到访商户170余家,群众2100余户,收集意见建议215条,解决了小区居民不交物业费、临街居民与商户晚上噪音问题等45个问题。
以社区治理为重点,不断提升服务新水准
每天早上,上作社区网格员张园园都会对所负责的小区进行巡查。
“网格员与群众面对面,能够直接了解群众的需求,服务群众也更加精准。”张园园说,每天巡查结束后,她都会在网格员日志上记录当天的主要工作,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踪,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基层治理有“网”,服务“格”外通畅。该社区搭建“社区-网格-支部”三级议事平台,结合“1+N”基层治理体系,采取自愿参与、社会招募、动员邀请相结合的方法,组建起由具有专业特长的社区服务人员构成的社区志愿团队。比如,结合新潮律师事务所设立了亮亮工作室,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服务。设立由社区党员担任会长的老年协会,包含书画组、舞蹈组等。设立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1次小家电维修、理发、义诊等便民公益活动,评选诚信经营商户和最美商户,用公益行为温暖社区居民,进一步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格、所有事务进网格、所有职责联网格、工作力量在网格,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强大支撑。
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升居民认可度
近日,环卫工人们走进该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爱心驿站,熟练地从热水机上接了一杯热水,然后趁着工作间隙在旁边的椅子上歇一会儿。
“爱心驿站就是户外工作者的加油站,累了能进去歇歇脚、喝口水,它就是咱温暖的‘港湾’,真好!”他们感慨地说。
民意在哪里,服务去哪里。该社区结合“人人持证”工作,大力开发3类公益性岗位,开展15次技能讲座和培训,向89名下岗失业人员、15名就业困难群体宣传公布各类优惠政策、并进行登记立册,实现再就业101名,确保辖区内无“零就业”家庭,2024年被评为“焦作市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同时积极开展最美楼院、最美居民、最美党员中心户评选活动,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切实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可落地的民生项目。
“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有效破解治理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张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街道将着力打造“红色物业”示范点,推动物业管理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体系。依托上作片区党委,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链条,选派年轻党员参与物业管理工作,设立“党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补齐治理短板,延伸服务触角,真正实现“组织在身边、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