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重点,攻克环境“难点”。对村内主干道、文化广场、房前屋后的淤泥、落叶、生活垃圾进行全面清扫,累计清理各类垃圾57处;对村内沟渠、河流的漂浮物、杂草进行打捞,疏通堵塞管网23处,保障排水通畅;对受汛情影响的危旧房屋周边、倒塌墙体残留建筑垃圾进行清运,拆除破损围挡3处。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环保“自觉”。线上通过村级广播循环播报汛后卫生防疫知识、微信群推送清洁行动倡议书,常态化推送人居环境整治政策等内容;线下组织志愿者入户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等,向群众普及“汛后清洁+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投身环境整治,自主清理庭院内外杂物,养成“门前三包”良好习惯,推动清洁行动从“干部干、群众看”向“群众主动干”转变。
三是建章立制,巩固整治“成果”。建立“日常巡查+定期督查”机制,安排专人对各村清洁成效进行常态化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完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11名村级保洁员岗位职责,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推动汛后清洁工作从“专项整治”向“长效管护”延伸,持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