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 访谈主题: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

  • 访谈时间:2021-08-02 09:54:55.0

  • 访谈嘉宾:王世谦   郭东林   王二庆   职黎明   张俊峰   袁方   杨照辉   张伟   周小彪   王锐   张德城   

  • 访谈摘要:就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11个乡镇(街道)一把手这样说……

  • 访谈公告:


访谈实录


  • 默认主持人

  • 2021-08-03 09:31:39

  • 如何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我们一起看看各位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怎么说?

  • 王世谦

  • 2021-08-03 09:32:57

  • 去年以来,黄河街道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加快党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超前谋划,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及时成立了五大振兴专班,制订了《2020年——2021年乡村振兴实施方案》。与河南乡村振兴学院对接,成立了“政+院+企+村”共建联合体,组建了乡村振兴专家库。组织机关干部,分批次到县发改委、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学习,组建了焦作市首个乡镇级项目库。 二是因地制宜,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围绕产业振兴,谋划实施下石井怀药小镇、东村集会小镇、滩王庄智能作业机器人、关二村花卉市场等一批集体增收项目。朱家庄村打造的流金花海,20天带动旅游消费400万元。围绕人才振兴,依托九五外婆农场和大咖国际,累计培训农民3000人次。引导乡贤回归,聘请县工商联主席樊成林回乡担任关二村乡村振兴名誉顾问,目前由他牵头的总投资8000万的3个集体增收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 三是开拓创新,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围绕文化振兴,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东村、朱家庄、滩王庄等一批新的农村书屋、村史馆、文化大舞台先后投入使用。结合时代主题创作豫剧小品《脱贫路上》、音乐快板《美丽的黄河街道》、歌曲《花海流金》等一批艺术精品,举办出彩黄河人评选、农民丰收节、农民运动会等活动,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围绕生态振兴,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坚持开展村庄绿化专项行动,创建省级森林乡村5个,2020年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县第一,黄河“清四乱”工作走在全县前列。 围绕组织振兴,突出抓好党建综合体建设,建成了中村、朱家庄等一批样板工程,引领全县党建综合体进入4.0时代,提出的“铸魂、赋能、塑形”建设六字诀和“管理机关化、服务社会化、活动经常化”工作理念,被市委组织部作为经验在全市推广。 在今后的工作中,黄河街道将继续弘扬新时代温县精神,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创造出更加出彩的业绩,以实际行动展现黄河担当、助力温县发展。

  • 郭东林

  • 2021-08-03 09:33:17

  • 温泉街道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以党建为统领,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集结资源、整合力量、全面发力,高质量做好农旅结合、文旅融合文章,着力建成一批精品旅游示范村,打造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品牌。 一是坚持组织引领,全力打造党建品牌红色旅游。以四好公路南林线、北渠水系为串线,修建党建主题公园、村史馆、红色记忆馆等党建红色文化阵地,连片打造了觉世头村、西南王村、郑门庄村等高质量党建综合体,形成了连点成线,串线成片的党建示范带。充分挖掘各村文化特色,植入文化内涵,打造了英雄文化的西南王党建综合体、生态宜居的觉世头党建综合体、尊师重教特色的郑门庄村党建综合体等。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全力打造观光农业特色旅游。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体目标,依据各村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文化氛围、发展基础,高起点、高标准修编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按照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依托滨河游园,以烈士英雄为主题,重点打造十里荷花景观带,把滨河游园变成温县休闲旅游打卡地。按照全县对黄河滩区开发的总体规划,鼓励群众在滩区的耕地发展优质林果,提高经济收入。 三是坚持项目驱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争资金上项目,抓好集体经济发展。鼓励东梁所、觉世头、西南王村利用集体经济收益壮大发展;推进郑门庄、后东南王村仓储项目尽快建成投入,继续争取省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力争3年时间15个村街均有稳定的收入。抓好“三资”管理,深挖潜力。提高村集体资产、资源利用率,避免资源资产闲置和低效低价使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先期在柴门庄、刘门庄、郑门庄试行雨污分流,继续推进农村改厕、空心宅院整治,打造宜居乡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温泉街道将继续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党建为统领,持续做好农旅结合、文旅融合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 王二庆

  • 2021-08-03 09:34:34

  •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全县会议召开后,岳村街道高度重视,认真思考总结,结合街道实际,明确了“树立示范、打造精品,辐射带动、全面发展”的思路,创新“321”党建引领重大项目攻坚工作机制,谋划实施了“三区”共建、三产融通等一系列项目,街道乡村振兴事业稳步推进。 一是坚定信念,创新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工作一线有党员、科室有党小组、重大事项有党群商议,确保重点工作有专班,日常工作有保障,街道上下一盘棋,攻坚克难有合力。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永远跟党走”“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抓实抓细党员、党组织管理,强力推进党员联户、村企联建等工作,为街道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组织保障。 二是解放思想,因地制宜,科学谋定振兴路径。成立街道层面乡村振兴专班,全面推行党员联户,通过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支部书记论坛、乡村振兴指导员交流会、村企联建座谈会、创新创业人才沙龙等形式,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等方面,广泛征求意见,谋划村级重点民生项目63个,未来五年乡村振兴路径基本明确。 三是“三区”共建,三产融通,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农为本、农文旅融合的原则,规划实施了北部温济路沿线“一花一果一药一基地”农事旅游观光区;中部岭南路沿线“岭上人家”特色小镇项目区;南部沿黄生态示范区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农文旅项目。先后打造了吕村彩色油菜花海、豫记吕村、牛洼草莓、赵郭作“小块地”铁棍山药、关一莲鱼共养等一系列农产品及品牌,成功举办了耕读研学、乡村文化旅游体验周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吸引游客3万余人,该活动已入选全市一季度群众最满意的村(社区)党组织办实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初步显现。 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新时代温县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会议精神,努力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

  • 职黎明

  • 2021-08-03 09:34:54

  • 县委召开农村工作暨农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为我们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为张羌街道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路径。对于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张羌街道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础,改善农村环境,打造“农村美”。农村环境“脏乱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农村供水、供气、排污等尚未普及是制约“三农”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良好的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前提。张羌街道严格按照“六边五清五化”的要求,全面开展农村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私搭乱接、污水横流、空心院等治理工作,完善了农村基础配套设施,打造了南渠河村、马庄村、常店村等“亮点村”,以点带面推动人居环境根本性改善,擦亮乡村振兴的亮丽底色。 二是以环城水系建设为依托,发展文旅项目,促进“农村强”。张羌街道地处城东建设核心区,既有城市,又有农村,既有第一二产业,又有第三产业,街道利用其区位优势,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配合实施好县“十里风荷”项目,规划实施好南渠河村滨河休闲文旅项目,结合马庄村“凤凰传说”以及常店村网红壁画等,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对具有开发基础和潜力的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找到文化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切入口,挖掘特色经济价值,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品牌,串起张羌街道农文旅融合风景线。 三是以黄河生态文明保护为契机,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富”。持续开展黄河“清四乱”,因地制宜谋划发展特色种植及农产品深加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打造集生产、储运、加工、营销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同时发展特色旅游,实现农业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今后,张羌街道将继续加强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张俊峰

  • 2021-08-03 09:35:16

  • 祥云镇坚持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文旅融合作为重要抓手,探索创新“1135”乡村振兴工作新路径,全面推进祥云乡村振兴战略。 “1”是党建引领 以“党建标准化+”为抓手,构建“一核引领、双轴驱动、三区共进”的党建大格局。一核引领带队伍。以机关党建为核心、为标杆,着力打造“核心党委、高效政府、合力班子、做事队伍”。双轴驱动强服务。以贯穿全镇东西和南北的交通干道为轴,以线带点、点面结合,典型带动全镇党建综合体建设。三区共进抓履责。拓展“两新”组织党建,打造农业现代化产业区、防火系列产业集群、现代家居产业三大园区。 “1”是一张蓝图 立足镇情,根据镇域内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现状,创新谋划“三区三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格局。 “3”是三区三色 北部:绿色农业固本。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农耕田园综合体+文化研学游”,完成碾馔产业特色化,申请国家地理标志。 中部:红色文化强基。以“英雄乡镇,红色传承”为目标,重点打造张祥云纪念馆、长征文化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红色党建教育基地。 南部:沿黄生态增效。规划黄河生态旅游区,形成生态种植区、旅游采摘区、农耕体验区为一体的特色林果产业经济带。 “5”是五个抓手 抓组织夯实振兴根基。以精品村为亮点,示范村为带动,全力高效打造基层党建阵地,祥云镇基层党校被评为全县唯一的河南省党员教育培训示范性乡镇党校。 抓人才发挥头雁效应。选优配强基层干事队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抓产业突出示范带动。依托镇村股份合作社,大力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等,实现“知青文化”“艺术驻村”、碾馔产业、绿豆凉粉、沿黄移民村林果、经济林等增收模式。 抓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高标准建设张祥云纪念馆、岳飞纪念馆等,形成了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抓生态体现治理有效。创新管理模式,有效发挥基层网格调解能手的引领示范作用。 下一步,祥云镇将按照“三区三色”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布局,强化政治引领,做大做强农文旅产业,推动产业富民,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

  • 袁方

  • 2021-08-03 09:35:44

  • 2020年以来,招贤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乡村实情,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聚焦机制运行,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决策协调机制。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示范创建、产业发展和工作保障三个机构;建立工作例会机制,每月一次协调工作例会,示范村每周一次专班例会;建立台账管理机制,明确任务标准、时间节点和责任领导;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强化协同联动。 二是聚焦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注重规划先行,围绕黄河文化、司马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与北京、郑州多家公司合作,分别编制了《司马小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仓头村乡村旅游战略规划》、《乡村旅游标识导视规划》以及《卫国者国防教育基地战略规划》,有针地性地打造新亮点、新名片。 三是聚焦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讲好四个故事,形成了四个“特色+旅游”产业带。打造“农业+旅游”品牌,依托贯辰“飞行·家·农场”项目,讲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故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司马故里展览馆、兄弟书屋和杨碾旧居等点位,讲好安乐寨家风家教传承故事。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依托中辛村第一书记杨延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讲好脱贫攻坚精神故事。打造“产业+旅游”品牌,依托黄河澄泥砚、王老吉怀药加工、弦昇古筝等产业,讲好乡村产业振兴故事。 四是聚焦生态提升,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周暗访、月观摩、年总评”工作机制。推进生态招贤建设,打造了王园线生态廊道,建成了12个路域游园节点和景观带,建设了4个森林乡村示范村和安乐寨森林生态小镇;以仓头和安乐寨总长4公里的路径为驿站节点,建设百亩林果生态体验园。 招贤乡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认真践行新时代温县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 杨照辉

  • 2021-08-03 09:35:58

  • 2020年以来,招贤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乡村实情,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聚焦机制运行,强化组织保障。建立决策协调机制。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示范创建、产业发展和工作保障三个机构;建立工作例会机制,每月一次协调工作例会,示范村每周一次专班例会;建立台账管理机制,明确任务标准、时间节点和责任领导;建立联合推进机制,强化协同联动。 二是聚焦规划引领,明确发展定位。注重规划先行,围绕黄河文化、司马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与北京、郑州多家公司合作,分别编制了《司马小镇概念性旅游规划》、《仓头村乡村旅游战略规划》、《乡村旅游标识导视规划》以及《卫国者国防教育基地战略规划》,有针地性地打造新亮点、新名片。 三是聚焦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品牌。讲好四个故事,形成了四个“特色+旅游”产业带。打造“农业+旅游”品牌,依托贯辰“飞行·家·农场”项目,讲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故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依托司马故里展览馆、兄弟书屋和杨碾旧居等点位,讲好安乐寨家风家教传承故事。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依托中辛村第一书记杨延军“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讲好脱贫攻坚精神故事。打造“产业+旅游”品牌,依托黄河澄泥砚、王老吉怀药加工、弦昇古筝等产业,讲好乡村产业振兴故事。 四是聚焦生态提升,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订工作方案,建立“周暗访、月观摩、年总评”工作机制。推进生态招贤建设,打造了王园线生态廊道,建成了12个路域游园节点和景观带,建设了4个森林乡村示范村和安乐寨森林生态小镇;以仓头和安乐寨总长4公里的路径为驿站节点,建设百亩林果生态体验园。 招贤乡将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认真践行新时代温县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 张伟

  • 2021-08-03 09:36:12

  • 2020年,黄庄镇深挖特色文化、农业资源,成功打造了南韩村麻花巷,举办了麻花节,文旅融合推介农产品,其间参观旅游者两万余人。同时将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助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2020年黄庄镇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48个行政村集体收入均有大量增幅,三分之一村增幅超过50%,8个村超过100%, 下一步,黄庄镇将进一步立足特色,以“三农”工作为根本,以文化开发为内核,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具体抓手,以实现村兴民富为主要落脚点,推动“三农”和文旅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是顶层设计,打造“叫得出名”的“黄庄品牌”。做好规划文章,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深入挖掘各村独特产业、人文资源,延伸麻花巷覆盖面,串联形成一条贯穿全镇的精品旅游线路,融入全县“一带、两轴、三区、多点”的农文旅发展格局,利用县级各类节会平台包装、宣传黄庄特色旅游品牌,努力把乡土文化发展成为经济产业。 二是文化引领,传播“经得起品”的“黄庄味道”。深度开发黄庄“一古贤、两名人、三院士和八遗址”文化底蕴。依托今年新建成的卜子夏游园,联动卜子夏文化、院士文化、仰韶文化,常态化举办大型文旅体验活动,厚植黄庄旅游文化底蕴。 三是三产融合,推广“拿得出手”的“黄庄制造”。围绕“产品变商品”理念推进农文旅与特色产业全面融合,充分发挥全国最大布面热贴胶鞋生产基地优势,亮出“黄庄制造”招牌。进一步扩大黄庄山药薄饼、小麻花等特色产品知名度,大力支持村集体合作社,开发更多黄庄特色小食品,延长农业和乡村游产业链。 四是全面提升,叫响“记得起来”的“黄庄乡愁”。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全域48个行政村洁化绿化美化,形成宜居宜业宜游大环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改建扩建县镇村道,完善导视系统、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体系。 下一步,黄庄镇将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利用现有优势,突出全局谋划、全域提升、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

  • 周小彪

  • 2021-08-03 09:36:41

  • 近年来,北冷乡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温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做样板、当先锋”的目标定位,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党建为引领,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探索出优势互补、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助推北冷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一是注重产业融合增动能。深度谋划将农业农村的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人文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创新性构建“农业+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振兴村企联建为契机,与怀山堂公司充分合作,谋划实施铁棍山药主产区休闲观光业,培育“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的休闲农业业态。以50余年历史的温县第三怀药加工厂为基础,高标准打造温县铁棍山药博物馆,叫响温县“一种一药”靓丽名片。 二是注重要素融合促振兴。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对田园风光、历史文化、乡贤名人等资源,打造“一人一虎”的文旅融合新路径。“一人”即陈氏始祖陈卜,乘借太极拳申遗成功的东风,积极打造陈卜故里——陈卜庄村乡村旅游地,完善太极拳发展传承历史。“一虎”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村舞虎。继续加大对周村舞虎的财政扶持和传承培训力度,丰富乡域旅游内容,为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振兴赋能。 三是注重城乡融合成一体。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巩固拓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统筹推进户厕改造和污水治理,积极实施国土绿化提升行动,擦亮乡村振兴亮丽底色。全面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依托四好农村路,以农村路串联文化景观,以文化景观点缀农村路,高标准规划全域旅游精品线路。按照“三整一改”标准,加快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精品民宿建设,全面实现“改厨、改厕、改客房、整理院落”,逐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崭新北冷。 下一步,北冷乡将以高昂的奋进姿态,乘势而上,踏实奋斗,全力在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做表率、当先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 王锐

  • 2021-08-03 09:39:00

  • 作为温县的北大门,武德镇地处四县交界,交通区位、农田水利、人文环境等优势明显。我们坚持规划先行,牢牢把握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农文旅发展新格局,力争在打造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样板中,下好先手棋、出好组合拳、打好主动仗。 一是下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先手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土地优势”。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以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放股权证的方式,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发展富农强农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以“试点先行——宣传发动——党员示范——集中攻坚”的整治思路,率先拆除闲置宅基地、闲置厂房1000余处,实现了“整治”和“建设”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整治经验。 二是出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组合拳”。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质是“三产融合”。打造观光小镇。围绕镇域沁河、济河等河渠,打造水清岸绿花红的水系景观;依托鑫合农庄、太极冰菊等龙头企业,重点打造以大善台村、宋冯蔺村为主体,集特色民宿、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打造文化小镇。围绕中街遇仙观、苏氏故里、南街诗词等特色文化,重点打造以苏王、中街、南街为突破点的“文化之乡”“诗词之乡”,定期举办以“诗词文化”“乡土风情”为主题的节会活动,推动文化与旅游协同发展。 三是打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主动仗”。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基础是“景区提质”。优化旅游环境。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不断优化水电、道路、停车场、民宿等配套基础设施,营造安全便利、舒适有序的旅游环境。做好宣传保护。深入挖掘保护龙山文化遗址、春秋盟书遗址等历史文化,遇仙观、王永清故居等景点文化,包装推广旅游资源。 下一步,武德镇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真抓实干,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在乡村振兴上开好局、起好步,力争在乡村振兴上做典型、做示范。

  • 张德城

  • 2021-08-03 09:39:19

  • 赵堡镇高度重视,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把握农文旅融合发展契机,充分发挥太极拳发源地优势,全力打造陈家沟乡村旅游示范村,力争在全县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先行先试、打造亮点、走在前列、争当示范。 一是深挖特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要求陈家沟村加快创建焦作市乡村旅游示范村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对柿沟路沿街墙体进行立面美化,同步改造管网,提升主干道形象。提升村容村貌,将石板路和两侧9条东西街进行全方位优化提升,对景观小品更新换代,重塑立面效果。发展特色餐饮,将水塔街和前街打造为美食街,采取农户自行经营、第三方统一管理运作模式,打造“舌尖上的陈家沟”。打造精品民宿,将杨露禅学拳处周边区域内家庭武馆、家庭宾馆打造为“武馆+民宿”的连片民宿样板区。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党建综合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建党100周年等系列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深挖李棠阶廉政文化、北平皋邢邱文化等特色资源,通过李棠阶主题公园、原家大院修缮重建、北平皋林业生态小镇等项目实施,加速推进赵堡镇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持续开展“六边五清五化”专项整治行动。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项目包装引进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大力挖掘豆腐加工、春联印制等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科技、高效益发展。 三是依托黄河滩区,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引导种植大户在滩区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食、优质蔬菜、高效食用菌、优质果品、优质中药材等产业;依托55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打造一批集农事体验、特色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精品路线。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农文旅融合工作意义重大,我镇将以昂扬奋发的姿态,凝心聚力抓发展,真抓实干强担当,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