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温县政务信息2024年第16期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4-07-19 17:25
分享到:

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被确定为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育基地   日前,河南省人社厅、财政厅、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度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基地型项目名单的通知》(豫人社函〔2024〕132号),共确定2024年度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基地型项目155个,其中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基地20个,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南电商)上榜省级人力资源品牌培训基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我县构建农村产权交易“阳光房”助力集体增收   成立温县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构建“一委一办一中心”组织架构,形成监委会指导、监委办具体监督、交易中心推广运营的管理机制和县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实行信息、流程、结果“三公开”制度。同时,探索“政府+农行+专业公司”三方投入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发网上综合服务平台,设置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招标采购等智慧服务板块,建成“一站式”惠农利农服务平台,做到农村集体资产通过平台公开透明交易,闭环运行、全程监督、跟踪记录,构建规范化、便利化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截至目前,公开交易27宗,成交额1134万元,平均溢价率75%,增加村集体收入74万元。 (农业农村局)

我县全力做好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   “线上+线下”相结合,深入群众宣传解读政策,并引导参保群众通过手机APP和微信、支付宝等渠道缴纳社保费,针对群众反馈问题,现场进行手机演示,分析原因并给予指导意见措施,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按照缴费档次给予财政补贴,并对困难群体保留每人每年100元最低缴费档次,由政府代缴且享受缴费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完成参保缴费12余万人,其中重度残疾、低保对象、特困对象、易返贫致贫对象共计代缴4185人,基本实现了居民养老全覆盖。 (医疗保障局)

我县完成小麦保险理赔工作   积极对接小麦保险承保机构,并组织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协同承保机构对小麦受损情况进行勘察,做好保险赔付的配合工作,切实保障小麦种植农户收益。加强与承保机构的沟通,及时了解理赔进度并帮助其协调解决理赔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加快承保机构查勘理赔、帮助农户减损创造条件。目前,2024年小麦保险理赔工作已全部完成,共理赔种粮大户(含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2255户,理赔金额654.2万元。 (财政局)

我县积极开展城区内涝防御工作   对城区内涝风险点实施“一点一策”,将易涝积水路段雨箅逐一编号,并对住宅小区地下空间、公园及道路绿地进行划分,明确职责到具体责任人。针对城区部分管网堵塞严重问题,定期组织人员对主要道路雨污管网进行清淤疏浚,切实提升城区排水防涝能力。目前,共成立22个防汛应急小组和1个城区防汛督导组,已排查城区7处内涝风险点,疏通雨污管网80余公里。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我县“四剂良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以“县级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中医馆为枢纽、村级中医阁为网底”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强化基层中医特色专科、中医康复科、中药房建设,打通中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中医药产业综合效益,依托怀山堂、同仁堂、大咖国际等龙头企业做实产业基地,鼓励企业研制以“四大怀药”为基源的中药品和保健产品,推动怀药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大力开展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转岗培训,并充分发挥名老中医“传帮带”优势,注重年轻中医医师培养,培育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水平中医药人才队伍。打造“太极拳+中医”文化品牌,发挥太极拳发源地优势,将太极拳与中医“治未病”相结合,开展太极拳健康养生研究、临床、教学等活动,并积极对接河南理工大学太极拳学院等,努力扩大合作成果。目前,温县已实现全域中医药服务全覆盖;拥有中医人才300余人,累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2000余人次。 (卫生健康委)

我县强化电力支撑护航企业发展   认真开展负荷监测、设备调试、线路巡检等工作,建立部门沟通联络机制和业务工作前、中、后“三见面”机制,“量体裁衣”为企业制定科学的供电方案,并运用智能化电网管理系统及时解决企业用电隐患,全力护航企业发展。截至目前,新建10千伏开闭所1座、相关工程15个,改造10千伏线路42千米,排查解决2300余家企业用电安全隐患问题。     (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