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稳定中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也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县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我们深知实体经济对于提供就业机会、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城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加大科技投入等。
一、优化营商环境,厚植企业发展土壤
每年持续开展入企“大走访、大调研、大讨论、大服务”活动,深入基层一线为企业“送温暖、讲政策”,向企业宣讲解读各项惠企政策,重点了解行业发展态势、企业市场需求、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等情况,客观分析制约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研究分析对策,全力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近年以来,共走访企业2050余家(次),收集化解惠企政策、要素保障、创新发展、风险防范、营商环境等企业诉求问题251个,问题解决率达100%。同时,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县现行有效涉企政策,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将符合条件的惠企政策全部纳入“免申即享”政策库,形成惠企政策清单,进一步扩大“免申即享”覆盖范围,目前焦作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平台已上线温县惠企政策文件160条,其中“免申即享”政策57项。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免申即享”兑付惠企资金2321.13万元,惠及企业64家。
二、贯彻落实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省、市、县相继出台了《河南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温县县委温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温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我县企业在资金、政策、土地、税收、科创等方面予以更多扶持,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好、产业结构更优、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温县20家企业分别荣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首次小升规奖励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奖共计520万元,两位企业家获得杰出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共计35万元。
三、引导发展路径,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我们注重实体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根据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对企业新技术改造类项目给予相关支持,分别是:1.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按照不超过整机购置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2.对技改示范项目(高端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的设备、软件投资不低于1000万元的,按照不超过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3.对头雁企业实施的重点技改项目,单一项目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这些政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可以有效地鼓励和激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市场竞争力,引导企业积极地投入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中,从而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实施人才强企,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今年,焦作市委办、政府办印发了《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人才引育工作办法》等18个人才政策,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上联合打好人才战略。坚持因势施策,对在我县各类企业及学校、医院就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分别按每月2000元、1500元、1000元的标准申领3年的生活补贴。去年以来,发放451人生活补贴406万元。组织大咖国际食品、艾文斯、中再生、中业重工、东方祥生等县域重点企业赴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招引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明确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开辟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去年以来,为河南艺龙、天香面业等各类企业办理申报评审5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30人。这些措施都显示出政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态度和决心,旨在通过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实体经济对稳定经济大盘具有“压舱石”的作用,我县将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持续加大财政投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家培养,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温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3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