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2022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3-11-24 08:53
分享到:

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县审计局依法审计了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表明:一年来,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有关决议,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发展呈现回稳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财税政策落实有效,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全年落实各项税费政策红利2.3亿元,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率,加强对企业的融资支持,累计提供担保贷款1.27亿元,助推市场主体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制定了《温县优化和提升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管理暂行办法》,落实预留采购份额、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等政策;争取新增债券资金5.53亿元,用于公立医院、市政道路和污水治理等工程建设,发挥了政府债券资金补短板、扩内需、稳投资的积极作用。财政收入稳中有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6亿元,为预算的100.2%,比2021年增长7.2%,税比80.50%。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强化疫情防控和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保障,支持集中隔离场所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排涝能力提升和防汛物资储备等事项。加大教育方面支出,2022年教育支出4.28亿元,增长8.9%。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0亿元,就业、养老、退役军人管理和安置、社会救助等各项民生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全年卫生健康支出2.42亿元,加大了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2022年全面实施部门所属单位预算公开。加速推进预算一体化,我县预算一体化应用推广工作居全省前列。坚持直达资金单独调度和优先调度,全年分配下达直达资金4.66亿元。通过“一卡通”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62项,补贴资金1.91亿元,惠及群众67.8万人次。

一、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审计情况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生态保护修复方面。一是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管护不到位。二是林业生态治理不到位,未编制林业发展规划和森林抚育工程作业设计。三是水土保持政策执行不严,水土保持任务未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方案、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不到位。

2.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一是水资源刚性约束不强,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不严、水资源论证评估未开展、自备井关停整顿不到位。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力度不够,26家重点用水单位未按规定安装水监控系统、2个引黄用水工程长期未发挥作用。三是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严。未足额征收水资源税17.22万元、未推行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3.环境污染系统治理方面。一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不到位。二是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工作不到位。三是城乡生活污染治理不到位。

(二)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河南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个项目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二是1个项目进展缓慢。三是1个单位专项资金37万元拨付缓慢。

(三)“三个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招商引资不合规,存在出台不合规的税收减免政策、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情况。二是未严格执行重大项目核查制度。三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到位,未出台本区域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施细则。四是跟踪服务不到位,影响已达效项目发挥效益。

(四)稳住经济一揽子及接续政策贯彻落实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个工程项目进展缓慢。二是1项补贴资金未及时发放。

二、县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一)财政收入管理不够严格。主要包括:一是2个单位非税收入收缴不及时1366.5万元。二是县财政非税收入入库不及时。三是社保基金利息收入管理不规范,存在利息收入未及时上缴财政专户、银行账户未落实优惠利率计息情况。

(二)财政资金管理和财政资源统筹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包括:一是暂付款清理计划未及时完成导致存在财政运行风险隐患。二是国库库款保障能力存在一定风险。

(三)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不及时。2022年县财政对温县发展投资集团的股权投资支出4094万元,财政部门进行了财政资金支出账务处理,未进行股权投资资产核算有关账务处理。

三、县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一)依法收支依规决策意识不强。8个单位存在挤占资金、扩大支出等问题32.03万元;5个单位存在大额资金支出和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未经集体决定等问题;2个单位对外投资或出借资金45.36万元;1个单位收费101.04万元未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不够到位。2个单位存在无公函接待、陪餐人数超标等问题;3个单位存在违规发放补助、列支服装费用等问题;3个单位存在违规列支个人费用、多报销差费补助等问题0.4万元;2个单位存在公车审批不规范、公车费用数据不准等问题;2个单位存在公务成本控制不严、办公印刷费用过高等问题;3个单位食堂存在职工免费就餐等问题。

(三)预算管理仍需加强。3个单位存在列支非预算单位经费问题;1个单位存在预算调整、核算、执行不规范等问题;3个单位存在预算执行率偏差大、预算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

(四)会计管理和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12个单位存在支出票据不合规、清单事项不完整等问题;4个单位存在内控制度不健全或内审工作未开展等问题;4个单位存在会计资料保管不善导致毁损、丢失、涂改、出借票据等问题;4个单位存在收支不及时入账问题;2个单位存在经费未设专账问题;2个单位存在与下属企业、协会未分离问题;3个单位存在往来款和现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四、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1.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情况。对灾后恢复建设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未收履约保证金615.43万元。二是未按合同约定付清质量保证金16.3万元。

2.“两湖两园”工程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公园绿化未按合同完成。二是园区内硬化未达标。三是工程变更不规范,涉及金额22.14万元。

(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1.医保基金和医疗机构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县级未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二是16家医院存在违规收费行为,如无医疗设备收取治疗费、超限制次数诊疗收费、超限制价格收费等。三是公立医疗机构经营发展方面,1家医院专项债资金闲置,1家医院漏缴履约保证金11.07万元。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政策落实方面,1家乡级医疗机构对有慢性病购药记录的慢性病患者未纳入慢性病健康管理范畴。

2.就业相关资金使用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落实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政策不到位,培训合格证书等证书取证比例过高,占比62%。二是不符合条件人员领取补助资金1.83万元。三是就业培训绩效不明显,就业比例较低,近三年培训后就业比例约为十分之一。四是资金补贴资料管理较为混乱。

3.教育相关资金使用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1所学校“三重一大”制度落实不到位。二是1所学校违规使用生均经费列支个人费用和发放补助0.96万元。三是1所学校办学质量存在薄弱环节,教师图书配备数量不达标、个别教师不符合任职要求。四是职业教育工作仍需提升,落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任务不达标,2022年度四分之一毕业生未取得任何职业能力证书。五是2所学校均未落实食堂公益性原则和非营利性要求。

五、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资产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会计信息不准确。1家企业通过往来款核算收入导致收入少计390.03万元,少提固定资产折旧导致费用少计32.81万元。

2.资产不实。1家企业部分账面资产实际已不存在或无法收回,其中固定资产盘亏187.19万元,存货盘亏10.96万元,10年以上应收款项亏损506.71万元。

3.资产管理仍较薄弱。1家企业大额投资项目超过1年没有实质进展造成无效或低效投资;1家企业出售资产价款172.83万元超过1年没有收回;1家企业对外出租资产合同期限违反法律规定。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

1.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其中:2个单位购置的固定资产未登记入账;1个单位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1个单位物资出入库未设置台账。

2.违规使用和处置国有资产。其中:1个单位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1个单位资产处置进度较慢;1个单位资产出租合同期限违规。

3.部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其中:1个单位应收未收租金10万元;1个单位设备42.20万元闲置。

(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态治理项目及资金管理使用不严格。1个项目进展缓慢导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1450万元闲置。二是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管理使用不严格。2022年农村清洁取暖运营补贴审核不严导致发放错误,涉及5个乡镇(街道)10个村26户农户。三是有关单位协调不力影响群众利益。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未按规定及时支出。

六、审计建议

(一)全面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注重精准持续。落实落细有关部署,加强收入管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提升财政保障能力,防范支付风险。

(二)增强民生保障意识,推动政策落地有效。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及辖区主体责任,增强民生保障意识,严格执行政策并加大对政策执行实际效果的监控机制,严控重复、低效等现象发生,切实使政策高质量精准落地、有限财政资金用在群众急难愁盼的方向上,增强群众获得感。完善民生领域资金支出监管制度。

(三)强化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源头管理,严格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财政实际出资,在会计核算中全面、真实、准确反映国有出资投资变动及存量情况。加强基础管理,进一步建立国有出资投资管理制度,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打好基础。

(四)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突出风险隐患。财政方面,加强政府债务监控,清理化解暂付款项。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资源环境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推进生态环境资源修复。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要求,保障粮食安全。国企国资方面。推进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防范资产流失或低效使用。

本报告反映的是2022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对这些问题,县审计局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有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县审计局将跟踪督促,及时报告全面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