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抢夏收 抢天夺时保归仓
各乡镇(街道)积极做好“三夏”生产工作
黄河街道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县、街道领导分包责任制,确保每个地块、每个农户分包到人。二是服务解难到位。积极开展“访民情、解难题、促增收、保稳定”专项走访行动,全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全力解决农户难题。截至目前,街道共出动474人次,走访农户1003户,排查问题23个,已解决问题11个。三是快速行动到位。充分调动农机设备,逐村、逐户、逐地块开展对接,全面开展小麦抢收工作;利用各村广场、学校操场、闲置厂房等各类场所,及时将小麦摊薄晾晒,防止霉变发芽。截至目前,已收割小麦1.87万亩,占比58.6%。
温泉街道 一是“抢”进度,组织保障。成立“三夏”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小麦机收作战图,压实工作责任,辖区5940亩小麦划块分片专人负责、专人对接,清单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二是“抢”丰收,人人担责。实行乡村两级包保责任制,8名科级干部分包9个村32户种粮大户,开展实地走访活动,协调对接24辆收割机、16个种子公司及粮食收购点,确保小麦快收快储;150名乡村干部下沉到25个小麦种植网格,开展“访民情、解难题、促增收、保稳定”专项活动,切实为种粮大户、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三是“抢”农时,快打快收。合理安排收割机抢收,确保成熟一块、抢获一块、收储一块;成立16支应急抢收队靠前服务、主动对接,全力帮助老弱病残户、缺少劳动力户收割晾晒小麦,最大限度帮助农户减损保收。截至目前,抢收小麦3502亩,播种2350亩。
岳村街道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夏”抢收攻坚领导小组,对辖区内农户及农机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科级干部分包22个村居和7个粮食收购点,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分包55户种粮大户和12户特殊群体,65名村委干部分包204个地块,紧盯收割进度,确保抢收抢种工作有序进行。二是加强统筹协调。迅速摸排辖区内适合晾晒的空间场地,协调企业空闲厂房2.6万平方米向农户免费开放用于晾晒。三是加强宣传督导。采取微信群转发、悬挂彩旗横幅、移动广播等多种方法,加大禁烧宣传力度;196名街道、村两级干部持续加大巡逻检查,确保秸秆日产日清,消除火灾隐患。截至目前,调配收割机26台,开放晾晒场所18处,悬挂禁烧彩旗及横幅300余条,出动禁烧宣传车2辆。
张羌街道 一是强化组织,压实工作责任。成立“三夏”工作指挥部,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麦收一线,对辖区内402户种植户、1.6万亩小麦,细化分包责任,逐户对接、逐地块查看,压实“三夏”工作责任。二是强化预案,完善工作准备。制定细化应急预案,绘制《小麦种子基地作战图》,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分区域、分时段抢收。目前,协调收割机37台、玉米播种机42台、烘干设备3台,提供晾晒场地3万余平方米。三是强化帮扶,关注特殊群体。持续关注低保户、监测户等特殊群体家庭麦收情况,组织街道、村组干部、帮扶责任人协同作战,入户、进地块,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四是强化督导,推动工作落实。成立3个督导组,不间断对“三夏”生产、禁烧等工作进行督导,强力推动工作落实。截至6月8日,累计收获8260亩、播种5652亩。
祥云镇 一是成立“三夏”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订应急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措施。二是科学调度,协调对接各村应急机械、联合收割机,做好小麦抢收工作。三是开放村文化娱乐广场、文化大舞台、学校操场等场所,结合部分企业闲置仓库、厂房,组织群众及时晾晒;同时发动周边粮食收储企业,利用各类粮食烘干机械,对含水量较高的小麦进行烘干处理,最大限度减少种植户损失。截至6月8日,共抢收小麦1.75万亩。
招贤乡 一是加强调度指导。成立麦收研判、技术服务、农机调度、交通服务等专班,实行动态调度机制,组织13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以高压态势完成小麦抢收任务。二是加强困难帮扶。成立“三夏”困难帮扶队,走访入户,主动帮扶联系农机进行收割作业,确保困难群体夏粮颗粒归仓。目前,困难户11户36.76亩,已帮助收获14.66亩。三是加强农机协调。调配辖区17台本地农机和38台外地调配收割机,统筹调度收割机进行抢收作业。同时,积极协调废弃厂房、文化广场、闲置仓库等场所52处,提供有效晾晒面积12万余平方米,确保小麦安全归仓。
番田镇 一是成立“三夏”生产指挥部办公室,实行“早安排、中汇报、晚总结”工作机制,全体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包农户、包地块、包收割时间,全力做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二是积极组织调度机械,集中本地收割机78台,协调外地收割机53余台,抢抓时间做到小麦应收尽收;全天候开放镇域内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空闲院落等公共场所,拓展晾晒场地27.4万平方米,最大限度减少小麦霉变。三是将全镇划为6个片区,按照网格化管理绘制“责任地块分工图”,由班子成员带队督导巡查;严格执行蓝天卫士24小时值守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处理。截至6月8日,已收获小麦3.53万亩,占总面积的57.02%。
黄庄镇 一是成立夏粮保收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农机协调组等多个小组,划分12片区,全面摸排辖区内小麦种子基地品种、面积、位置、受灾情况、绘制作战图,确保精准调度。二是建立台账,对全镇种粮户、机械、受灾情况进行摸排统计,班子成员带头对接16家种子企业及其他种粮大户,192名村“两委”干部、219名小组长对全镇3125户全部开展包户指导。三是协调收割机械83台、辖区内7家加油站做好农机油品供应;组建5支应急抢收服务队,动态发布机具供给信息,做到迅速、有序调度,保障麦收需求。四是广发《告全镇种粮农户书》,指导群众利用村文化广场、学校操场、村委会等场所开展晾晒,协调4处烘干设备全力运转,确保打赢夏粮抢收战。
北冷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明确乡村两级分包责任。积极协调收割机械30台,成立11支村抢收先锋队,保障晾晒场地1.2万余平方米。二是做好理赔统计。积极与保险公司对接,走访到户,对承保小麦地块全部实地取证,对种粮户按照标准进行预赔付。三是帮扶特殊群体。开展“访民情、解难题、促增收、保稳定”专项行动,针对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安排一户一人进行跟踪帮扶,确保帮扶责任落实到位。四是做好秸秆禁烧。设置禁烧卡点24处,值守人员148人,成立3个督导组,不间断开展督导巡逻工作;积极排查过田线路老化等情况,抢收时间段关闭重点地域非必要线路,确保“三夏”工作顺利开展。
武德镇 一是统筹协调,“零距离”服务保产量。组织协调收割机75台,根据群众需求合理调度,为全镇抢收提供有力保障;协调烘干机1台,烘箱3台,全天候开放村委大院、文化广场、空闲院落等公共场所,组织群众及时晾晒。二是压实责任,“全方位”联动抓落实。将全镇分为“三夏”生产六大战区,明确各点长为主要负责人,全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包村包户包地块配合开展抢收工作,做到颗粒归仓。三是纾困解难,“近距离”服务稳民心。积极开展“访民情、解难题、促增收、保稳定”活动,逐村逐户摸清夏粮减产和群众受灾情况,重点关注脱贫户、监测对象和低保、分散特困供养、重度残疾等人群,针对性实施帮扶措施。全镇困难群众自种地共4村7户23亩麦田,全部由村两委分包帮助收割。
赵堡镇 一是严格落实“5+3”分包责任制。重点关注对接种植大户、困难户、收割机械以及储备田等情况,针对所有地块、种植户及收割时间,列出具体台账,专人负责、专人对接。二是合理调度机械协调场地。根据小麦成熟程度,合理安排调度收割机进行抢收,确保成熟一批、收获一批。积极协调3个烘干点、5台烘干设备,东环路、王廷大街等5000余米道路及各村文化舞台、广场、空闲厂房等作为临时晾晒场地,供群众晾晒已收获小麦,并设置好警示标志。三是做到抢收、安全两手抓。排查解决辖区内6处限高杆,保障大型机械通行;发放《“三夏”安全生产一封信》,强化农机操作手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防范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