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人民政府 WWW.WENXIAN.GOV.CN
繁体 | 简体 | 进入关怀版 | 无障碍
温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0-04-24 16:47
分享到:

温政〔2020〕9号

 

 

温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温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规划

(2020-2022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直各有关部门:

《温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规划(2020-2022 年)》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县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0日


温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

发展规划(2020-2022年)

 

为充分发挥绿色食品促进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作用,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开发建设,提高我县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农村经济新增长点,根据《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关于印发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农绿基地[2017]14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供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所需优质原料为目标,以实施标准化生产为手段,结合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坚持“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相对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发展”的工作原则,建立“基地+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强化产销对接能力,逐步成为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或养殖企业的原料供应主体。

二、创建区域

温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生产基地)位于温县辖区内,具体涉及岳村街道、祥云镇、招贤乡、番田镇、黄庄镇等5个乡镇(街道),拟创建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铁棍山药)标准化生产基地31.8万亩,包括5个基地生产单元,涉及108个行政村、34200 户农户、20.77万农业人口、耕地15.9万亩。主要耕作模式为小麦-玉米-山药,1年2熟(具体实施区域见附表)。

三、创建基本条件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依太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年均气温14.5℃,是典型的黄沁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粮”“种”“药”“滩”特色优势突出,被授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唯一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示范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生产基地内土地相对集中连片,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周边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无污染源企业,境内有黄河、沁河、济河等大小13条河流及南水北调(中线)、引黄、引沁工程和环城水系,全长226.8公里,水源丰富,水质良好,适宜绿色食品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质地肥沃,适宜小麦、玉米生长;实施农作物秸秆还田,注重使用农家肥,土壤理化性质好,通透性强;选用优质高抗品种,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四、创建目标

2020年为创建申请阶段,2021年为创建阶段,2022年6月底前全县建成绿色小麦基地15.9万亩,绿色玉米基地15.9万亩,绿色铁棍山药基地15.9万亩,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25个,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5个,培育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对接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证书产品产量所对应的原料产量和覆盖面积占基地总产量和总面积的30%,生产基地原料产品达到绿色农产品有关标准要求,绿色农产品原料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发展。

五、创建参与单位

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委、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商务局、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县应急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温县分局、相关龙头企业和对接企业。

六、保障措施

1.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县生产基地建设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建立生产基地技术服务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并具体承担生产基地创建日常管理、协调以及生产基地创建申请、验收申请等工作。

3.各有关乡镇(街道)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和有关站(所)负责同志组成的生产基地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统一指导和协调本乡镇(街道)生产基地建设工作,明确专人具体负责生产基地创建工作。

4.各有关乡镇(街道)、村(社区)要建立监督管理队伍体系,负责配合做好县直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辖区生产基地创建的监督管理工作。

5.建立由县农业农村局、有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负责生产基地新技术推广、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协助农户做好生产档案记录和保存工作。

七、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1.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水平,打造我县农业生产亮丽新名片;

2.通过“五统一”推广实施,切实保障农户生产资料,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纠纷,提高农户种植技术;

3.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对接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二)生态效益分析

生产基地内禁止使用剧毒高毒农药,严格控制无机肥料使用 量,有效保护土壤结构,减少农药、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为实现“蓝天、碧水、净土”提供有力保障。

(三)经济效益。

生产基地创建成功后,预计小麦、玉米、铁棍山药价格将提高0.06元/公斤,增收35元/亩,生产基地内农民每年直接增加收入1113.21万元以上。

 

附件:生产基地实施区域一览表

 

 

附件


生产基地实施区域一览表

 

序号

乡镇(街道)

实施区域面积(亩)

小麦面积(亩)

玉米面积(亩)

铁棍山药面积(亩)

备注

1

岳村街道

23468

11734

11734

11734

 

2

祥云镇

71972

35986

35986

35986

 

3

招贤乡

27784

13892

13892

13892

 

4

番田镇

102988

51494

51494

51494

 

5

黄庄镇

91848

45924

45924

45924

 

合计

318060

159030

159030

159030

 

 

 

点击查看解读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