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家家有了不如意,就常请法师请鬼驱妖。常有乡绅,祭祠之时,庙会时,也让人假扮恶鬼,相互扑咬,以示避邪之意。据说此舞可以镇宅避邪,逐流传了下来。
此舞多流传于温县许北张村、岳村乡吕村、前岗村、徐堡村、苏王村等地。一人操作进行,服装道具用木料制一架,上边两个假头,木架上伪装成两个人,一般用黑布充当伪装衣服,演出场地一般是路上、广场、街头,多用于喜庆。舞蹈人的双脚和双手带替小鬼的脚。两人打架,互有胜负。
建国后,每到正月元宵节,村庄人做了道具,画了鬼脸。扑打相摔,以示鬼邪远离,人们平安之意。此舞演时,演员或仰或倒,或扑或摔,动作大度,翻滚扑腾,劳动量极大,在舞动的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属民间文化中一枝秀丽之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