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有祥符调、沙河调、豫东调、豫西调四种流派。现今基本上分为两大派:豫东调和豫西调。豫东调发音多用假嗓,男声演唱高昂激越,女声活泼跳荡,擅长表演喜剧风格的剧目;豫西调发音多用真嗓,属下五音,男声演唱苍凉悲壮,女声低回婉转,善于表演悲剧风格的剧目。
豫剧流入温县是1927年至1937年间, 温县1956年成立了豫剧团。
孟津县的豫剧艺人翟彦生、女儿翟爱云曾在温县演出,震动很大。但战乱年间,民不聊生,豫剧艺术发展缓慢。解放后,各种文艺团体遍布全县,职业剧团、业余剧团日益增多。目前我县大约有五十多个业余剧团。
豫剧俗称河南梆子。解放后统称豫剧,流行于河南、山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地,为全国四大剧种之一。温县有不少村到河南请来了豫剧老师,成立了业余剧团。

图:温县剧团80年代演出《白毛女》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