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温县政府工作报告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2-05-18 11:44 责任编辑:温县党政门户网站管理员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23日在温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温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 卢继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也是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灾情疫情的叠加冲击,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郑州都市圈等战略机遇,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企稳回升、稳中有进、进中蓄势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税收增长20.5%,税比达到80.1%,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2项居全市第一位、3项居六县(市)第一位。先后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文化百强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县、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等38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迈出了更加铿锵、更有底气的坚实步伐。

(一)抗疫防汛扎实有效。全县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广大医务人员、基层志愿者、公安干警、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在一线,顶住双重考验,筑牢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防线。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探索创新“1+1+N”管理模式,严格落实“五个报备”,设立卡点临时党支部,开展“党员联户”,科学高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我们第一时间启动防汛战时机制,成立安全度汛专班,建立健全8套防汛预案,1.6万名党员干部闻“汛”而动、日夜奋战,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产业能级加速跃升。坚持项目为王,加快经济转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省、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45.7%、141.8%。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4个,总投资96.9亿元,项目履约率、开工率、投产率均达100%。主导产业优势凸显。食品药品、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咖国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77亿元,旗下“蜜雪冰城”加盟店突破2万家,成为全国最大茶饮供应链品牌,入选河南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铝基板年产能达到5000万张,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7.1%,居全国第一位。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6个,完成投资13.04亿元,帮助5家企业争取省级资金865万元,项目数量和奖励资金均居全市第一位。哥润食品、河财管道等4家企业荣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6家。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发展“三新一高”等新经济为突破口,福淼宜信、蓝天资源、天壕新能源等项目落地实施,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城市品质全面提升。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2.1亿元,振兴路向西贯通、慈胜大街北延、人民大街北延完成征迁,新洛路西段中修、谷黄路西段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改建城区道路9条,北环路全线竣工通车,沿黄、焦平、沁伊3条高速相继开工建设。坚持城市微更新理念,新建“口袋公园”6处,提质改造雨污管网10.8公里、老旧小区2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快推进。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数字城管”,城市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克服疫情洪灾的不利影响,小麦亩产598.4公斤,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培育小麦品种7个,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年外销小麦种子1.5亿公斤,年产值6亿元。“四大怀药”名片更加亮丽,成功申报怀药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实践了韩郭作山药市场、番田小吊瓜基地、王羊店土地流转等一批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26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日渐壮大。围绕“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深入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供排水一体化,新建改建138个村供水管网、135个村排污管网,整治“空心院”4250处,完成改厕12个村2910户,被评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县。

(五)改革开放多点突破。重点改革更加深入。加快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组建温县开发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进放权赋能,25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高效承接、顺畅运行。优化重组国有资产,搭建“1+5+N”国有企业架构,融资能力有效提升。“双招双引”成效明显。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新引进项目79个,总投资197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2亿元。强化院(校)地合作,引进各类人才72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创新创造赋能添彩。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银港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省级评审,京华食品获得省重大科技示范专项,天香面业被评为企业上云经典案例。全县乡镇(街道)、村重点区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六)文旅融合蓄能起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乘势而上打造高能级文旅。景区建设显著加快。编制《陈家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总体规划和提升规划》,“印象·太极”演艺进入试演提升阶段,陈家沟景区被评为世界研学旅游组织合作认证基地、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十佳景区、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四钻级智慧景区。全域旅游初见成效。顺利举办“黄河非遗点亮老家河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太极拳申遗成功一周年系列活动,贯晨福田农场开放运营,子夏湖景区、小麦博物馆、怀山堂四大怀药创意园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仓头村获批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七)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治理扎实推进,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中小学9所,完成120所学校厕所改造,一本上线率和“双一流”院校录取率实现“双提升”。卫生健康工作保持全市前列,人民医院成为全市唯一县级“三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市首家县级“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社会保障不断健全。为16768名困难群众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440.7万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省领先。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2170人、城镇新增就业11838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378人。社会治理不断加强。PM10、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升”,全年综合指数居六县(市)第一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温县建设深入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五星级规范化司法所全覆盖,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县,西南王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八)政府建设切实加强。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面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和“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活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审计监督全覆盖。统计、审计、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公共资源交易、机关事务管理、残疾人事业、人防、气象、粮食、移民、档案、史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

2021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我们走过的历程极不平凡,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开创了温县发展质量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生产总值增速逐年提升,总量达到1193.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由2016年的6.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3亿元,年均增长8.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9242元增长到2021年的28347元;城镇化率达到55.3%,比2016年提高8.9个百分点。

五年来,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工业转型进一步加快。企业纳税首破亿元大关,大咖国际发展迅猛,各项数据呈指数级增长,“蜜雪冰城”加盟店数量增加700%,纳税额是2016年的528倍。智能家居极具规模,银港智能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51家,拥有一线品牌10个以上。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2个,完成投资36.2亿元,先后组织20家企业申报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2309万元。县产业集聚区晋升省“二星级”集聚区,荣获“十快”集聚区,成功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优势进一步彰显。小麦亩均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连续举办四届小麦种子产业博览会、铁棍山药文化节等活动,建成全国首家小麦专题博物馆,铁棍山药集齐工商、质检、农业三大“国家级地标”,建成全国最大最全的山药种质资源圃,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全国制种大县。服务业质量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县、省县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供应链示范县。

五年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建设累计投资50亿元以上,顺利完成前上作和太极镇征迁,西环路、北环路竣工通车,打通了子夏大街北延、黄河路西延等一批百姓高度关注的“卡脖路”,建成区面积新增1500亩,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持续开展全域清洁行动,投资8887万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4个,子夏公园、慈胜公园、郭熙公园及15个“口袋公园”建成投用,环城水系全面贯通,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入选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单位,县城更加宜居宜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创建“四好农村路”1071公里,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城乡供排水一体化,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级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等称号。

五年来,太极文化走向世界。经过不懈努力,太极拳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隆重举办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温县和陈家沟世人关注、世界聚焦。河南太极拳学院、太极拳非遗传承馆等一批项目顺利实施,陈家沟村(景区)获评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文化产业特色村、省级旅游度假区。举办古贤碾馔文化节、山药采挖体验节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打造南韩村麻花巷、大尚村知青园、吕村田园景观、南渠樱花公园、黄河街道流金花海等一批旅游打卡地,豫剧《申亮亮》荣获全省第十五届戏剧大赛文华奖,西郭作村郭熙书屋入选河南省示范农家书屋,盟书遗址被评为“河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温县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最具体育特色县城。

五年来,改革发展充满活力。全面完成党政机关和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一网通办”国家并网事项录入工作,成立了营商环境建设促进中心,政务服务和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圆满完成国家农业农村改革试点任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四个率先”,成为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成功举办首届温县院(校)地科技合作签约仪式,与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搭建科技创新平台6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重大技术成果7项。

五年来,民生福祉更加殷实。实施民生工程204项,财政支出达到91亿元。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第四实验中学、第四实验小学、第五实验小学等一批学校建成投用,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再创新高,荣获全省教育宣传特优县。建成“1+3+N”医养体系,新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竣工投用,综合医改考核居全市第一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3个省级贫困村14359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两番,招贤乡中辛村第一书记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城乡低保标准稳步提高,城镇失业登记率控制在3%以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9%、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获评全省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岳村街道、黄河街道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前岗村成功创建全国“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荣获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各位代表!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温县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还不稳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二是产业结构不优,龙头型、骨干型企业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还不高。三是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四是一些干部进取精神、担当意识、能力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融入郑州都市圈、拓宽发展空间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提质提速的攻坚关口,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造福全县人民的重要阶段。我们将自觉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在变局中掌握主动、在全局中守好一域,加快走出一条体现新时代鲜明特征、彰显温县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定位。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十大战略”,认真落实“1353”总体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六大攻坚”,深入践行“五个带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与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实“六稳”“六保”,以“52100”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为抓手,着力打造温县“五张名片”,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温县新篇章。

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实现大提升。县域经济增速保持全市领先水平,综合实力跻身焦作前列,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改革创新能力实现大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营商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院(校)地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优势行业技术实力更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大提升。城镇化率达到63%左右,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重大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大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民生福祉实现大提升。主要民生指标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民主政治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加快。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尤为重要。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城镇调查失业率、节能减排、CPI涨幅等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面对新形势、新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我们将按照省、市、县党代会提出的目标要求,锚定“两个确保”,围绕“十大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压奋进,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温县新征程。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项目为王,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抓手,抓谋划、抓开工、抓投产、抓质效,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聚焦项目谋划。瞄准“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焦融合等重大战略,充分发挥政策研究专班作用,精准把握产业转型、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积极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大盘子,争取更大份额和更多支持。

聚焦项目建设。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深化“52100”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加快推进大咖国际、福淼宜信、蓝天资源等总投资1358.6亿元的232个重点项目。其中,省重点项目17个,市重点项目32个。谋划“三个一批”重点项目50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聚焦项目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探索点状供应、弹性出让、混合供给等措施,盘活闲置土地,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探索开展股权招商新模式。建立完善项目预审机制,做实前置把关,着力解决规划、环保、能耗、用工等要素问题,确保要素供给有效率、项目推进有速度。

(二)坚持转型提质,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坚持把经济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再造发展优势,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加快制造业转型。实施主导产业提质行动。稳步推进蜜雪冰城挂牌上市,支持京华食品、天香面业、中业重工等重点企业扩大规模、完善链条,加快北京同仁堂、中建北方、智久汽车等项目建设,打造食品药品超200亿级产业集群、装备制造超100亿级产业集群、智能家居超50亿级产业集群。实施传统产业转型行动。推动中轴福漫、兰兴电力等15家骨干企业实施“四化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积极引导制革制鞋、橡胶塑料等传统企业优化工艺、集聚发展、打造品牌,加强自主研发,提升产业竞争力。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聚焦“六新”产业,依托凯诺电子、星迈科技等企业延长铝基板产业链条,打造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加快服务业提升。推进智慧农贸市场、公路港等项目建设,健全农贸批发零售市场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依托河南省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实施电商进农村、产供销仓储一体化等项目,争创县域商业建设试点县。深入实施“引金入温”工程,健全普惠金融体系,释放金融产能。坚持“房住不炒”,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开发区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蜜雪冰城产业园、高端装备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鲜明、引领能力强的区中园、园中园,力争新引进投资强度大、产出效益高的优质项目10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规划建设科创及小企业孵化中心、工业邻里中心,扶持企业入驻投产、发展壮大。持续优化交通、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开发区综合配套功能。全面完成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建布局合理、集群发展、资源集约、特色鲜明、动能强劲的高质量开发区。

(三)坚持改革开放,激活高质量创新动能。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谋全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关键之举,打造投资洼地、创业福地、发展高地。

深化重点改革。统筹推进县域放权赋能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深化府院联动机制,促进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整合国有资产,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持续开展“四医联动”、医共体建设等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扩大对外开放。围绕我县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着力发挥“招商图谱”的导向作用,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力争全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50个。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柔性用才、项目引才力度,建好专家库和智囊团,强化子女入学、住房、医疗等服务保障,吸引更多英才聚集温县。

强化创新驱动。以研发活动全覆盖为目标,依托银港科技企业孵化器,巩固院(校)地科技合作成果,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推动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星创天地新增数量超过市定目标任务。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组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揭榜挂帅”活动,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场景应用,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放管服效”改革,持续开展“四减一优”行动,进一步压缩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贯彻落实“八个深化”,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做优“企业纾困360”平台,突破发展瓶颈,化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后劲。细化落实“证照分离”、减税降费、“一网通办”等举措,加快构建市场化、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四)坚持精致宜居,建强高质量发展载体。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完善设施、塑造特色,打造精品、提升品位,以城市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推动城市能级和品质“双提升”,实现城市功能和风貌“双提升”。

高站位编制规划体系。坚持前瞻30年、谋划15年、做实近5年,加快“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有序推进主城区提质扩容,统筹打造以陈家沟和产业新城相结合的东部景城融合示范区、以开发区为核心的南部产城融合示范区、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的西部高效农业示范区,谋划实施以西部、北部为环线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加快建设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带,形成全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高起点建设品质县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强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重点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提质、集中供热等项目,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加强“里子工程”“避险工程”建设,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建设韧性宜居城市,有效破解城市内涝顽疾。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高水平推进互联互通。顺应城市发展和群众期盼,实施道路“畅通提质”工程,尽快打通人民大街、慈胜大街、振兴路等3条“卡脖路”,实施古温大街南延、工业路贯通、育才街南延等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通行能力。加快沿黄、焦平、沁伊高速建设,着力构建郑州、洛阳都市圈高速环线。实施温博路、温沁路23.48公里干线公路和亢沁线、北卫线15.3公里农村公路修复工程,完成南贾新蟒河危桥灾后重建项目,谋划推进南环路改建工程,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高标准提升城市形象。新建5个“口袋公园”,完成焦温高速引路拓宽及景观提升项目,加快推进环城水系东渠提升及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温县整体形象。积极推进黄河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项目,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五)坚持乡村振兴,发展高质量现代农业。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坚决稳住“三农”基本盘,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严禁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9万亩以上。完成2.55万亩高标准农田、2.57万亩Ⅱ类水毁农田恢复项目,推进西霞院、小浪底骨干及配套工程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发展高质高效农业。坚持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做强种子产业。以打造种源强县、实施制种大县项目为统领,发挥种业科技优势,对接神农种业实验室、省农科院,加快河南农大(温县)小麦产业研究院科研平台应用,谋划实施1—2个科研育种项目,力争纳入省级大盘子。联合中种集团,整合50余家种业企业,谋划建设温县种业产业园,组建种业联盟,培育龙头企业。壮大怀药优势。参与共建焦作四大怀药研究院,加快四大怀药品牌创建,打造四大怀药统购统销平台,规范四大怀药市场秩序,谋划建设怀药博物馆,推动四大怀药非遗申报。放大园区效应。发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县。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稳定转移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与国土空间、乡村振兴等规划有效衔接,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持续实施“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整治行动,新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2893户,整治提升明星村10个。基本完成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质效,加快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创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纵深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大力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万元村达到80%以上,超10万元村达到50%以上,超50万元村占比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六)坚持文旅融合,打造高质量文武福地。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高能级文旅,塑造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文武福地”。

打造太极名城。启动陈家沟文化旅游片区提升工程,推动“印象·太极”演艺适时公演,推进河南太极拳学院、太极拳非遗传承馆等重点项目,实施陈家沟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打造一批太极拳特色民宿,积极申报国家级太极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善智慧景区系统,推动“5G+文化旅游”建设,打造更多智能化应用场景。

打造旅游名城。持续推进贯晨福田农场、大咖国际产业园等4A级旅游景区创建,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加快完善文旅文创消费全产业链条,谋划实施城区夜间经济文化旅游工程。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办好碾馔文化节、铁棍山药文化节等乡村旅游特色活动,主动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战略大局,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造康养名城。以太极功夫游为核心,将太极拳与四大怀药、温泉养生、沿黄旅游、农耕体验相融合,积极推进太极文化生态园、文体公园一期等项目,开发一批太极、中医药、药膳等特色康养旅游产品,打造康养产业新高地。

打造司马故里。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抢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机遇,深挖司马文化资源,开展研究宣传和保护传承等工作,擦亮司马故里名片,打造温县文旅发展新的增长点。

(七)坚持民生优先,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聚焦群众最关注的实事难事和最关切的痛点难点,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新高考改革制度,加强民办学校规范管理,推进职业教育双元育人。大力开展健康温县行动,推进总投资6.4亿元的9个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500人次。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城镇新增就业6400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成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推进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项救助政策。

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积极推进社区建设,理顺城区管理体制,不断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水平。全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做实县域“全科网格”,搭建“民呼必应”高效便民服务平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三零”创建和“法律七进”活动,启动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扎实推进“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保稳定”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平急速转工作机制,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社会免疫等能力,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经验教训,紧盯重点部位,全面排查整治,强化应急演练,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有效处置经济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平稳健康发展。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求我们大力践行“五个带头”,团结拼搏、实干争先,用心用情办好温县的事,办好温县人民的事,切实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一)以政治建设为引领,做到忠诚干事。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不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时刻胸怀“国之大者”来谋划和推进工作,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全面落实见效。

(二)以法治建设为依托,做到秉公干事。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完善行政决策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全面加强审计、统计监督,务实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持续深化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做到担当干事。紧扣时代和发展需要,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增强各级干部的理论水平、政治素养、实践本领、专业能力。困难越想越大,问题越干越小,要全面改进政府系统干部作风,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大力推动“一线工作法”,敢于直面矛盾,勇于解决问题,善于精准落实,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以真落实、会落实、快落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以廉政建设为根本,做到廉洁干事。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百姓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责任在肩,唯有实干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贡献温县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要词语解释


1.两个确保(《报告》第1页第15行)

指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2.十大战略(《报告》第1页第15行)

指河南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提出的:一是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二是优势再造战略;三是数字化转型战略;四是换道领跑战略;五是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六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七是乡村振兴战略;八是绿色低碳转型战略;九是制度型开放战略;十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3.“四早”要求(《报告》第2页第9行)

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四方”责任(《报告》第2页第9行)

指属地、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

5.“1+1+N”管理模式(《报告》第2页第10行)

指每个村(社区)都有一名医生、一名警察(或协警)和N名网格员、党员干部。

6.五个报备(《报告》第2页第10行)

指所有省外来(返)焦人员、省内涉疫地区来(返)焦人员和我市出省返回人员均要提前进行线上报备。

7.“三个一批”项目(《报告》第2页第17行)

指河南省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推进会上提出的:“签约一批”项目、“开工一批”项目、“投产一批”项目。

8.三大改造(《报告》第3页第2行)

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

9.“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报告》第3页第4行)

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

10.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报告》第3页第5行)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简称。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

11.三新一高(《报告》第3页第6行)

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

12.城市微更新(《报告》第3页第13行)

指在保持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已有城市空间进行小范围、小规模的局部改造,从而实现空间活化与区域振兴的目的。城市中一些微小尺度地块的更新,看似投入少、影响范围小,但对环境的改善却是实质性的。这样的更新更贴近市民实际生活需求,更尊重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结果也比大项目更易于把控,更容易带来积极的效益。

13.口袋公园(《报告》第3页第13行)

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14.“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报告》第3页第18行)

指种业“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健康发展。

15.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报告》第4页第2行)

指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中提出的:治理乱堆乱放、整治乱倒乱扔、整治乱搭乱建“六乱”和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六清”。

16.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报告》第4页第7行)

指河南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三化”指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三制”指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绩效工资制。

17.“放管服效”改革(《报告》第4页第9行)

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效能。

18.“1+5+N”国有企业架构(《报告》第4页第11行)

指“1”是明确一个管理型的国有控股集团(发投集团)作为第一级地方国有独资;“5”是分设5大国有全资的投融资平台公司作为第二级地方国企,分别承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温投)、文旅开发项目建设(文投)、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乡投)、产业开发项目投资(产投)和不良资产置换盘活(城投)职能;“N”即对于有实质性运营内容的项目,采用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单设N个独立运营公司,作为第三级地方国有控股企业。

19.“双一流”院校(《报告》第5页第12行)

指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

20.盟书遗址(《报告》第8页第12行)

位于武德镇西张计村西,晋国州城故城东北。1980年至1982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州城遗址城外东北角盟誓台基址下,发掘出土春秋盟书圭片万余片。圭片上墨书盟誓系用毛笔书写,盟辞大意是,某心悦诚服效忠晋国先公。据考证,盟书由韩简子主盟。

21.一网通办(《报告》第8页第15行)

指打通不同部门的信息系统,群众只需操作一个办事系统,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这些“关键小事”。

22.四个率先(《报告》第8页第18行)

指全市率先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中心,全省率先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全省率先创建唯一覆盖到村民小组的农村集体“三资”大数据网络监督平台,全省率先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出增值税发票。

23.“1+3+N”医养体系(《报告》第9页第4行)

“1”即县人民医院建设县级医养综合体;“3”即祥云镇、北冷乡、赵堡镇3个区域医养中心;“N”即根据医养发展趋势,在具备条件的乡村,探索打造乡、村两级医养共同体。

24.“1353”总体发展思路(《报告》第10页第20行)

指焦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即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的奋斗目标;第一个“3”即确立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把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作为民心工程的战略重点;“5”即明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路径;第二个“3”即树立了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在全域旅游中作典范、在共同富裕中走前列的工作标杆。

25.六大攻坚(《报告》第10页第20行)

指温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转型攻坚、改革创新攻坚、城乡建设攻坚、生态保护攻坚、民生保障攻坚、社会治理攻坚。

26.五个带头(《报告》第10页第21行)

指温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带头讲政治、带头讲学习、带头讲担当、带头讲效率、带头讲廉洁。

27.“52100”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报告》第11页第1行)

指成立全县重点工作指挥部,下设“五条战线”、两个保障组,结合当前温县在建、续建重点项目和十三次党代会、“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工作,梳理汇总若干重点项目,由县级领导分包推进。

28.打造温县“五张名片”(《报告》第11页第2行)

指温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特色农业之乡、食品药品之都、太极文化之城、生态宜居之地、平安幸福之区。

29.CPI(《报告》第12页第14行)

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30.标准地+承诺制(《报告》第13页第10行)

标准地,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具备供地条件的区域,对新建工业项目先行完成区域评价、先行设定控制指标,并实现项目动工开发所必需的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条件的可出让的国有建设用地。承诺制,即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省人民政府确定范围内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政府统一服务、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统一清单告知、统一平台办理、统一信息共享、统一收费管理,对企业承诺的事项,政府不再事前审批的办理模式。

31.点状供应(《报告》第13页第10行)

指在城镇开发边界外,不适合成片开发建设的地区,根据地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和发展潜力,结合项目区块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等点状布局,按照建多少、转多少、征(占用)多少的原则点状报批,根据规划用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灵活点状供应。

32.弹性出让(《报告》第13页第11行)

指工业用地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和长期租赁4种方式弹性供应。

33.混合供给(《报告》第13页第11行)

指将现行的一宗地只有一种用地性质的“单一用地”管理模式,变为以建筑功能使用需求为主体的“复合用地”管理模式,较好地适应了城市功能提升和发展需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4.四化改造(《报告》第14页第1行)

指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35.“六新”产业(《报告》第14页第5行)

指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

36.工业邻里中心(《报告》第14页第17行)

指在工业片区内布局工业邻里中心,集中配置停车场、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租赁住房等配套设施。由属地政府统一建设并向工业企业租赁专房专用,减少各家企业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从而把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高效集约地配置到产业项目上。

37.四医联动(《报告》第15页第5行)

指医疗、医保、医药、医价改革。

38.“四减一优”行动(《报告》第15页第19行)

指减材料、减流程、减时限、减费用、优服务。

39.八个深化(《报告》第15页第21行)

指河南省“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会议提出的:一要在加大技改力度上深化,二要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上深化,三要在推动小升规入统上深化,四要在加大企业上市培育上深化,五要在数字赋能上深化,六要在扩大有效投资上深化,七要在产业链招商上深化,八要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上深化。

40.证照分离(《报告》第16页第1行)

是指在涉企备案、登记类证照事项充分整合、取消的基础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推动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由审批改为备案,推动一批行政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将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营业执照和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

41.“四个不摘”(《报告》第18页第9行)

指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和摘帽不摘监管。

42.农村“三块地”改革(《报告》第18页第19行)

指农用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43.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报告》第18页第21行)

指在村集体经济“清零”的基础上实施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行动。

44.残疾人“两项补贴”(《报告》第20页第16行)

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45.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报告》第20页第19行)

指焦作市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暨城乡基层治理“六大行动”动员部署会上提出的:党建引领行动、精细服务行动、平安创建行动、文化共建行动、宜居宜业行动、“民呼必应”行动。

46.县域“全科网格”(《报告》第20页第20行)

根据行政隶属、地域位置、居民数量、党建基础等情况,调整优化、科学有序划设网格,统筹网格内党建、社保、综治、应急管理、社会救助、疫情防控等工作,实现“一网”全面覆盖、全能服务。

47.“三零”创建(《报告》第20页第22行)

指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48.“法律七进”活动(《报告》第20页第22行)

指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

49.“13710”工作制度(《报告》第22页第12行)

“1”即接到督办事项后1天内要研究部署;“3”即3天内反馈初步落实情况;“7”即一般性工作原则上7天内落实解决;第二个“1”即重大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确实解决不了的,要拿出解决的时间节点和方案;“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50.一线工作法(《报告》第22页第13行)

指情况在一线掌握、决策在一线形成、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感情在一线培养、能力在一线锤炼、政绩在一线检验。

51.“四风”问题(《报告》第22页第18行)

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52.“三公”经费(《报告》第22页第20行)

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责任编辑:温县党政门户网站管理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