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06-02-15 09:47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关于温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6年2月15日在温县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褚振中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5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5873万元,实际完成21335万元,占年预算134.4%,同比增长76.6%。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11331万元,实际完成15551万元,占年预算137.2%,同比增长74.5%;乡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4542万元,实际完成5784万元,占年预算127.3%,同比增长82.7%。
    (一)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200万元,占年预算134.4%,同比增长77%。其中:县级完成15419万元,占年预算137.3%,同比增长74.9%;乡镇完成5781万元,占年预算127.3%,同比增长82.8%。分项完成情况是:
    1、工商税和企业所得税完成9295万元,占年预算119.8%,同比增长44.2%。其中:县级完成4076万元,占年预算88.2%,同比增长8%;乡镇完成5219万元,占年预算166.5%,同比增长95.1%。
    2、农业四税完成919万元,占年预算255.3%,同比增长132.1%(按可比口径)。其中:县级完成917万元,占年预算254.7%,同比增长3倍(主要是契税大幅增长形成);乡镇完成2万元。
    3、专项收入完成326万元(均属县级收入),占年预算96.2%,同比增长8.3%。
    4、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完成3712万元,占年预算121.5%,同比增长25.8%。其中:县级完成3408万元,占年预算201.8%,同比增长26.1%(主要是新增部分行政性收费项目纳入预算内管理形成);乡镇完成304万元,占年预算22.3%,同比增长23.1%。
    5、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完成6890万元,占年预算161.7%(主要是企业改制收入形成)。其中:县级完成6681万元,占年预算158.3%;乡镇完成209万元。
    6、其他收入完成58万元。
    (二)基金收入完成135万元,占年预算132.4%,同比增长36.4%。其中:县直完成132万元,占年预算132%,同比增长36.1%;乡镇完成3万元。
    根据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的2005年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全县财政支出预算为24711万元,实际完成40998万元,占年预算165.9%(超预算支出,主要是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形成。下同)。其中:县级财政支出预算为20771万元,实际完成35002万元,占年预算168.5%;乡镇财政支出预算为3940万元,实际完成5996万元,占年预算152.2%。
    (一)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579万元,占年预算161%。其中:县级完成33586万元,占年预算162.7%;乡镇完成5993万元,占年预算152.2%。分项完成情况是:
    1、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2017万元,占年预算223.6%。其中:县级支出1454万元,占年预算290.8%;乡镇支出563万元,占年预算140%。
    2、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8629万元,占年预算115.9%。其中:县级支出7975万元,占年预算115.8%;乡镇支出654万元,占年预算117%。
    3、工交等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51万元,占年预算100.9%。其中:县级支出293万元,占年预算150.3%;乡镇支出258万元,占年预算73.5%。
    4、行政事业离退休费、社会抚恤费、社会保障费支出3678万元,占年预算150.9%。其中:县级支出3528万元,占年预算154.2%;乡镇支出150万元,占年预算100%。
    5、行政、公检法司支出7423万元,占年预算160%。其中:县级支出5101万元,占年预算157.9%;乡镇支出2322万元,占年预算165%。
    6、城市维护费支出1262万元,占年预算184.5%。其中:县级支出1247万元,占年预算182.3%;乡镇支出15万元。
    7、基本建设和专项支出10450万元,占年预算250.9%(主要是上级追加形成)。其中:县级支出10269万元,占年预算248.1%;乡镇支出181万元,占年预算696.2%。
    8、其他支出5569万元,占年预算170.4%。其中:县级支出3719万元,占年预算167.1%;乡镇支出1850万元,占年预算177.4%。

    (二)基金支出1419万元,占年预算1126.2%(主要是上级追加形成)。其中:县级支出1416万元,占年预算1141.9%;乡镇支出3万元。
     2005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结果:财力收入总计43596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335万元,税收返还3196万元,上级财政补助18423万元,上年结余642万元(含2005年补助2004年财力)。扣除体制上解、专项上解2502万元,全县可用财力41094万元。2005年全县支出40998万元,收支相抵滚存结余96万元。

    综合分析去年的预算执行情况,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全县上下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县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财政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一大批新企业、新项目相继投产达产,财源建设初见成效,同时积极拓宽收入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增幅再创历史新高,收入总量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
    (二)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重点、促发展”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合理调度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在保障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投入,确保了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筹措资金1997万元,用于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补贴和其他支农支出,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筹措资金3276万元,用于城市建设、城市供水、农村道路、引黄补源、三馆建设、旅游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保证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筹措资金436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建设和布局调整,进一步改善了我县的办学条件。四是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筹措资金1575万元,用于优抚、救灾、城镇低保、农村低保、五保户供养、计生困难户救助、下岗职工再就业以及农村贫困生的“两免一补”,并对优抚对象、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和五保户供养、计生困难户救助资金实行银行代发,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实现了应保尽保。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财政的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实现了由吃饭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过渡。
    (三)争取资金再创新高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领导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经常带领财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补助资金。经过多方努力,我县共争取上级财政资金16851万元,较上年增加5349万元,有效地缓解了财政困难,保证了我县财政的正常运转。
    (四)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
    一是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在全市首家顺利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办法。减少了资金拨付环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国库支付效率不断提高。二是积极开展清财化债试点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省税改办的充分肯定。三是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深化。实行了政府采购管办分离的办法,建立了监督制约机制,使政府采购行为更加规范。四是建立村级经费保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村级正常运转,并将村组干部的报酬实行财政直接支付,促进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过去的一年,通过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县乡财政债务包袱沉重,偿债压力大,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还将长期影响财政的正常运行。

    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06年财政收入预算(草案)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我县财政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展望今年的财政经济形势,前景看好:一是随着县委、县政府“工业兴县”战略的强力推进,以及我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外来企业在我县投资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新建企业和新上项目相继投产见效,一批大个头骨干企业将成为我县的支柱财源;二是随着四通八达的路网工程陆续建成通车,我县的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人流、物流、车流不断增加,加上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第三产业将呈现一派繁荣景象,房地产市场更加活跃,对财政的贡献率将明显攀升;三是随着交通运输营业税征管措施的进一步强化,以及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全面开工,也将形成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四是随着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国有资产出让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扣除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等减收因素,预计2006年总体可增加财政收入3627万元。

    基于上述分析和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县2006年财政收入预算安排的基本思路是:培植财源基础,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壮大财政实力。全县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24962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18195万元,同比增长17%;乡镇地方财政收入拟定为6767万元,同比增长17%。
    1、一般预算收入拟定为24827万元,同比增长17.1%。其中:县级18063万元,同比增长17.1%;乡镇6764万元,同比增长17%。分项情况是:
     (1)工商税和企业所得税10982万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县级4841万元,同比增长18.8%;乡镇6141万元,同比增长17.7%。
    (2)契税和耕地占用税1078万元,同比增长17.3%。
    (3)专项收入365万元,同比增长12%。
    (4)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5199万元, 同比增长40.1%。
    (5)国有资产经营收益7203万元,同比增长4.5%。
    2、基金收入拟定为135万元,同比持平。
    (二)2006年财政支出预算(草案)
    根据2006年财力状况和财政支出需求,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财政预算支出的基本思路是: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全县地方财政预算支出拟定为33156万元,同比增长34.2%,其中:县直预算支出拟定为27192万元,同比增长30.9%;乡镇预算支出拟定为5964万元,同比增长51.4%。
    1、一般预算支出33021万元,同比增长34.3%。其中:县直预算支出27060万元,同比增长31.1%;乡镇预算支出5961万元,同比增长51.4%。分项安排情况是:
 (1)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1302万元,同比增长44.3%。其中:县级支出665万元,同比增长33%;乡镇支出637万元,同比增长58.5%。
 (2)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8345万元,同比增长12.1%。其中:县级支出7680万元,同比增长11.5%;乡镇支出665万元,同比增长19%。
 (3)工交等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553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县级支出353万元,同比增长81%;乡镇支出200万元,同比下降43%(主要是乡财政所人员上划列县级支出形成)。
 (4)行政事业离退休费、社会抚恤费和社会保障费支出2661万元,同比增长9.1%。其中:县级支出2511万元,同比增长9.7%;乡镇支出150万元,同比持平。
 (5)行政、公检法司支出5250万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县级支出3843万元,同比增长18.9%;乡镇支出1407万元,同比持平。
 (6)城市维护费支出690万元,同比增长0.9%。
 (7)基本建设和专项支出6754万元,同比增长62.2%,其中:县级支出6516万元,同比增长57.4%;乡镇支出238万元,同比增长815.4%。
 (8)其他支出6966万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县直支出4302万元,同比增长93.3%;乡镇2664万元,同比增长155.4%。
 (9)预备费支出500万元,同比持平。
    2、基金支出135万元,同比增长7.1%。其中:县直预算支出132万元,同比增长6.5%;乡镇预算支出3万元,同比增长50%。
    2006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结果:全县财力总收入3663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962万元,税收返还3235万元,转移支付补助8344万元,上年结余96万元,扣除上解支出3431万元,可用财力为33206万元,支出预算33156万元,预计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努力做好2006年的各项财政工作

     2006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本次人代会审议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围绕“做大财政蛋糕,做小财政供养系数,做优财政资源配置,做强财政公共保障能力”的总体目标,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不断分析研究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财源建设, 强化税收征管, 确保收入任务完成
    一是积极调整财政政策方向和工作着力点,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以奖代补等财税政策,引进有效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培植长效财源,大力发展税源经济,推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二是在切实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不断拓宽财源渠道。充分抓住南水北调全面开工的机遇,挖掘新增税源,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营业税、交通运输营业税、契税等地方主流税种的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模式,规范收缴程序,强化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资产收益和土地收入等非税收入的征管,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的完成。

    (二)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
    在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拉平县乡干部工资差距,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同时,继续加大农业、教育、城市建设、引黄补源、招商引资等重点工程项目的投入;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落实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救助,做到应保尽保。
    (三)把握政策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全县有更多的重点项目挤入国家、省规划盘子。充分利用上级财政部门发展县域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提高理财水平
    一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为预算单位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二是完善清财化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试点工作。三是围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四是进一步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理顺乡镇撤并后的县乡财政关系。五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提高计算机开发应用与财政核心业务结合的程度,改进理财方式,提高财政改革和管理效益。六是建立财政监管与支出绩效评价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政干部整体素质
    按照“依法理财、规范行政、运转高效、廉政为民”的要求,切实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财政干部的服务和创新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财政队伍。
    各位代表,2006年的财政工作,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我们决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效监督下,振奋精神,克服困难,与时俱进,科学理财,努力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为圆满完成2006年全县财政预算和财政工作任务,促进全县经济的加快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