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福玉、殷自强、赵居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扶持制鞋业转型升级、良性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制鞋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我局针对您提出的议案,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开展调查摸底,掌握行业发展情况
去年,组织各乡镇对制鞋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全县制鞋企业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全县制鞋企业共140余家,占地面积近900亩,生产线近400条,年产8000万双,用工6000余人,2020年税收近700万元。
温县布胶鞋企业达30家,主要集中在黄庄镇、祥云镇、岳村等乡镇(街道),全县有45条生产线,企业员工5000余人,年产销近1亿双。2019年,全县布胶鞋行业上缴税金近500万元,形成了福达鞋业、裕东鞋业、天行健鞋业、美力德鞋业、红棉鞋业等骨干企业。
温县凉鞋企业1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家,主要分布在张羌街道和温泉街道,其它乡镇(街道)分布较少,拥有注塑制鞋机、吹气制鞋机流水线300多台(套),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塑机近50余台,企业员工3000余名,年产量达1.5亿双,培育了七星鞋业、鑫蓝鲸制鞋、东方一厂、远航制鞋等一批制鞋企业。
二、征求多方意见,制定转型升级方案
先后组织布胶鞋、凉鞋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召开行业转型升级座谈会。结合各方面征求意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温县制鞋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初稿)》,计划规划两个鞋业园区。在布胶鞋园区规划上,突出企业的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的一体化设计和整个鞋业园区的电商物流、环保设施、生产服务等相关配套企业规划设计。在凉鞋园区规划上,运用智能化、云平台、大数据等手段,突出生产模块、电商模块、办公模块、科创模块、物流模块、环保模块、生活服务模块等为一体的智能化设计,将园区打造成为国内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典范标杆。但目前,因乡镇意见、土地指标、资金、用工等各种条件限制,制鞋行业转型升级工作方案暂未通过县委县政府同意。
三、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行业扶持力度
今年初,县委办印发了《中共温县县委 温县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温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发〔2021〕1号),支持工业企业创新驱动、智能制造、技改升级、绿色发展,从政策资金、资源要素、减负降本、激励保障等方面进行扶持,推动工业企业尽快做大做强。文件中提出实施传统产业转型行动,加快制鞋业转型升级步伐,将我县制鞋产业打造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制鞋生产基地。优惠政策方面,县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工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并设立工业企业创新发展奖、工业企业税收贡献奖、工业企业土地使用税分类补贴等奖励政策以及落实市级奖励补贴政策。
同时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组织助企干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惠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资金奖励,帮助企业解决好发展中的问题,真正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推全县食品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突出科技创新,推动三大改造
一是推动区域竞争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重点围绕太极功夫鞋、布面休闲鞋、户外运动鞋、劳保功能鞋等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加快企业的转型与升级,增强企业创新活力。二是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改造和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由低端产品向产品提档并重转变。目前我县制鞋业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制鞋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引导制鞋企业抓住机遇,研究中高端鞋业市场的发展规律,在企业内外部环境提升上求突破,在制鞋工艺水平提升上求突破,在制鞋装备水平提升上求突破,在信息化建设上求突破,在对外交流合作上求突破,在品牌建设上突破,突出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的“三大改造”,引入先进的发展理念,着力在中高档制鞋上延链补链。
温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021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