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先贤文化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15-05-27 16:26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卜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生于公元前507年,卒于公元前400年,春秋末年战国初期晋国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求学东鲁,以孔子为师;作为西河,被魏文侯聘为师;是孔子著名的弟子七十二贤和古代十哲之一,是孔子著作的主要传世人,汉人徐昉有“诗书礼乐定于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

    孔子晚年病重,许多资料的搜集、整理、编写等,都是卜子夏、冉雍、曾参等人完成的,特别是卜子夏擅长文学,被孔子视为“略胜众弟子一筹,丘不失眼力也”;孔子去世后,卜子夏开门授教,传播儒学。

    由于五经生涩难懂,且篇幅较长。卜子夏开始为《诗》作《序》,为《礼》作《丧服》,为《易》作《传》(即《系辞》),(而〈书〉和〈乐〉所作的注疏失传)。卜子夏注疏了五经之后,又与冉雍等搜集整理,编撰出《论语》传世;卜子夏在西河立馆设教(河北馆陶之名由此而来),把文分成章和句,并加符号顿开。“章句之法”承前启后,对传播儒学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汉代大规模兴起儒学之风奠定了基础,开辟光大了儒学传教之路。弟子李悝(即李克)为相时,结合魏国实际施实改革“变法”“重农”“平赋”等,使魏国秩序安定,粮食丰收,国家繁荣昌盛。弟子吴起,讲究实际,与秦齐等大国作战,讲究时机、战机、兵机、刀机、气机等,战斗六十余次从无败迹,还做出了《吴起兵法》,使魏国强大称雄。《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左氏传》均是子夏与其弟子研究勘误史实著作。

    魏国之所以首先称雄,得力于魏文侯师聘卜子夏。魏文侯在卜子夏教导下,正确施实改革政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德才的培育,发挥各种人才作用,无论是卿臣和将士,一律实行论功行赏,不沿袭爵位,调动了奋力争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所以,魏国才能上下一心,强盛发展而称雄,开启了战国盛世的先河,使中华民族出现了第一个繁荣的时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