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国最早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夏代初年,昆吾氏的一支徙居温地,建立温国。
温国的得名,与其境内的温泉有关。当时温境内有两个温泉,一个在今孟州市西北冶墙(古时冶墙地属温),四季温暖,流入于溴水(今蟒河)。一个在今县城西南一公里的五里远村蟒河滩上,据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温县志》载:“温泉源在城西五里远,县之得名以此。泉之湮绝已百余年,今有隐隐小河一道起自五里远,经县之南门而东者即其故道也。相传泉流常温。士忻浴德,民利灌溉。昔人曾建亭于上,时游赏焉。今亭与泉俱废,不可识矣。说者谓黄河淹没其源,遂淤。又谓当时游赏,居民不便,故塞之。知县孟津曾询及乡之故老,指而掘之,得木桩,盖籍亭之物也,而泉竟不可得。”
过去,由于史料所缺,对古温国的历史所知甚少。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由何人建立的,都无从所知。进来,温佶碑及温邈墓志铭的发现,对我们认识古温国,提供了确凿有力的证据。温佶碑位于济源市坡头乡左山村东,为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立,为巨制龟蚨碑。碑底周边雕八卦图像,碑高4.73米,宽1.26米,厚0.38米,石刻精工,楷书遒美。此碑为唐代名相牛僧儒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丹,温邈墓志铭出土于1997年,现存河南博物院。唐丞相李珏撰文,温邈次子温禹书丹。温佶是唐朝的太常丞,他是温大雅德五世孙。温邈为温佶的次子,唐礼部上书温造的兄长。温佶碑云:“温氏,裔颛顼,为己姓,其后有平,佐夏灭穷,厥用祚土,子系因其邑,而仍其侯。侯廿六代至人邑于周,别封于郄。”温邈墓志铭曰:“温先生讳邈,字顺之。本己姓。有平者,佐夏灭穷,受封于温,因以此命氏。自平至人,廿六代,仕周为司马,别封于祁,始为太原人。永徾中,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大雅先生为六代祖。”从温佶的碑文和温邈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条信息:
最早建立温国的是个叫做平的人,他是颛顼的后代,己姓人。
温国建立的时间在夏初少康直时。
夏启的儿子太康继位以后,整日游玩田猎。有次到洛水以南打猎,一百多天都没有返回都城。位于黄河以北的有穷氏首领后羿便利用夏人(奴隶)的怨恨,夺取安邑(今山西安邑县西),拒绝太康回来,自己做了君长。泰康只得向东流亡。后羿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人而代夏政。”(《左传·襄公四年》)穷石,古地名,相传为夏时夷族有穷氏后羿所在地。一说在今孟州市西,即穷谷。《晋地道记》“河阳有穷谷,盖本有穷氏所迁也。”一说在今安徽霍丘县西南;一说在今山东德州市南,孟州市古时大多为温县地域。温县在今孟州市的东边。
后羿夺取了太康的政权后,喜欢打猎,亲信寒促收买了后羿家奴杀死后羿,继承了羿的妻妾和全部家产。太康之弟仲康之子相的妃子后来生下遗腹子少康。少康在有虞氏和有鬲氏的支持下,组织了一支部队,攻下有穷氏国都穷石,杀死了寒促。后来又杀死了寒促的两个儿子,有穷国便灭亡了。平参加了对寒促的战斗,并立下了大功,故而少康便将穷石风给平,穷石属于温地,平就在此建立了温国。有次可见,温国的第一任国君便是平。
温国古城在今温县城西南13公里的招贤乡上苑村北的一片高地上。它南濒黄河,面对虎牢之险;北依沁水,背负太行之雄,位于黄河与济水的交汇之处,这里也是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器(包括新旧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和鹿角、猪骨化石等。
夏朝末年,政治腐朽,万民甚苦。商汤顺应民意,揭竿而起。《竹书记年》载:“帝癸二十六年,商灭温。”商人于公元前1605年,在伐夏的过程中灭掉温国。温亡之后,国人以国为姓,始有温姓,尊温国立国者平公为天下温氏始祖。这就是温姓最早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