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北冶村的“威风锣鼓”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孙宾与庞涓战争时期,庞涓兵强马壮,神箭无敌,孙膑采取以鼓锣击打暗藏埋伏鼓锣齐鸣,攻其不备之战术,致使庞涓屡战屡败,孙膑大获全胜,显示出“威风锣鼓”无比威力,故又得名为“太平鼓”之称。
“威风锣鼓”是集锣、鼓、锤、镲四种乐器合奏表演的一种打击鼓乐艺术,是一种没有弦乐参与的一种和谐音乐。它内容丰富,形成多样,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对民信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具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威风锣鼓”演出队伍庞大,场面雄伟壮观。表演队伍,统一着装,动作整齐。表演气势宏伟磅礴,情绪欢腾活跃,节奏起伏,跌宕、铿锵有力、声响震天动地,雄壮动听,表演者仪态悍勇,动作粗狂豪放,表演独特稀有,它在演奏中采用传统中的“冷不清”(冷不防之意)、“交锤”、“滚锤”等手法变换击打,其精彩粉呈,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雄伟壮阔的传统气魄。
2013年5月,威风锣鼓被焦作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