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引聚金融活水 润泽县域经济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4-12-18 15:34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这笔贷款来得太及时了,没想到放款速度这么快!”日前,焦作欧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农行温县支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中了解到焦作欧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却急需购进建筑材料。该行现场收集企业贷款资料,仅用三天便为企业办理贷款750万元,高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仅是温县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下首批业务落地案例之一。

为切实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近段时间,温县快速行动、主动谋划、高效推进,采取系列创新举措,精准打通助企融资堵点,助推贷款资金直达企业,使小微企业融资驶入了“快车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截至12月16日,温县共组织走访小微企业38292家(含个体工商户),形成“推荐清单”1070户,金融机构已对接977户,累计授信876户、授信金额52871万元,累计放款777户次、投放金额43740万元。

主动谋划,高标准搭建推进落实框架。在省、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温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躬身入局、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召开由县委常委、副县长主持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全面部署温县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工作。分管副县长连续十次召开专题会议,主持制订《温县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走访工作方案》,制作《走访调查表》,全力推动工作流程化、流程清单化。

同时,建立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为召集人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专班,集中办公,高效推进助企融资工作开展;指导各银行机构建立专项工作专班,层层压实责任,高标准构建了上下联动、有效衔接的工作体系,确保了融资协调机制快速落地生效。

凝聚合力,高效运行融资协调机制。为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效率,温县聚焦企业所需、政府所能,建立“局委+乡镇+银行+专班”联动工作机制,精准搭建政银企对接渠道,实现了助企融资的“提质增速”。

机制实施中,多部门协同发力,县发改委负责对接上级部门,传达工作要求,统筹协调工作,向上级报送数据信息;县金融监管局负责与银行对接,督促落实;县金融服务中心协调乡镇街道及县直部门,提供服务保障;乡镇街道组织人员入乡村、进园区,全面走访排查企业;金融机构全程参与,利用专业优势,精准识别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迅速获取融资需求,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贷款投放。同时,分管副县长每日召开调度会议,坚持“日调度、日统计、日汇报”,建立“数据统计-排名通报-督导落实”管理机制,实现“全链条”监测、“闭环式”管理,确保了机制运行跨部门、跨层级的高效协同,显著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整体效率。

下沉一线,精准打通金融惠企“堵点”。机制实施以来,温县找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堵点,充分发挥乡镇主体作用、银行专业优势和专班督导作用,强化金融政策支撑。利用“行长进万企”活动,指导银行快速梳理优质小微客户名单,与工作专班实现涉企信息“应享尽享”;率先启动“千企万户大走访”,采用节点工作法,促成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精准配对,加速形成“申报清单”“推荐清单”,为助企融资工作按下了“快捷键”。

为提升助企融资质效,分管副县长五次带领工作专班深入一线,全程指导“两张清单”填报审核,及时发现问题,现场指导解决,确保了融资工作前端后端有效联通,高质高速形成了“两张清单”,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截至12月16日,温县已成功上传省填报系统“申报清单”企业数量2001家,位居全市第三位,融资需求140867万元;成功纳入“推荐清单”企业数量1070家,位居全市第三位,融资需求75245.4万元。

保驾护航,创新建立风险兜底机制。为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温县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小微企业风险兜底机制,有效化解融资风险,为助企融资保驾护航。积极发挥部门作用,组织税务、供电、应急、法院等部门对申报企业的纳税、用电、安全生产、涉法涉诉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贷前审核,科学开展评价。同时,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分析研判,切实提高清单质量,逐步探索建立了小微企业风险兜底机制,为全县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风险防控保障。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