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进入全省县域工业30榜单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0-10-16 11:50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10月15日下午,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活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郑州举办,论坛上首次发布了河南省县域工业30强名单,温县在30强中位居第21位。

县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县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论坛首次发布了《河南省县域制造业发展报告(2020)》,从区域特色、产业实力、营商环境等方面展示了河南县域制造业发展状况。《河南县域工业发展报告》显示,河南105个县市,GDP达到3.1万亿,占GDP全省总量三分之二,工业增加值占比超过70%。报告认为,30强县(市)代表了河南省县域工业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最先进的水平,其创新活动、产业转型、企业培育、对外开放、绿色发展等对多数县(市)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近年来,温县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矢志不渝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推动了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温县荣登全省县域工业30强榜单,标志着温县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量的飞跃与质的提升,逐步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强县跨越发展。

目前,温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60余家,产品20大类近千个品种。农副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制革制鞋业是温县的三大支柱产业,约占全县工业总量的70%,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是焦作市首批特色产业集群,拥有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基地,生产的方便面调味品、香精香料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30%。装备制造业拥有河南省最大的汽车锻件生产基地,制革制鞋业拥有河南省最大的人造革生产基地。

温县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强,拥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焦作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件、河南省名牌产品10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6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4家。

温县工业集聚平台优势明显,温县产业集聚区是全省重点建设的县级产业集聚区,南接连霍高速、西邻焦桐高速,规划面积为21.3平方公里,构建了“三横八纵”的路网框架,公交、燃气、自来水、电网、金融网点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温县产业集聚区2015年入选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被评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和“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可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一站式代理服务”,已成为中外投资者投资兴业的热土,目前入驻企业达259家。

近年来,温县工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2019年产业集聚区实施项目115个,完成投资60亿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5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金水飞地、银港家居、食品药品等产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00余家,同仁堂、哈联科、弘瑞橡胶、沐晖科技、上海翡诺等15个亿元项目进展顺利。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和企业“三大改造”,实施7个智能化改造和14个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3.5亿元。加快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上云”企业达85家,红田实业、桑德恒昌等6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加大企业培育扶持力度,大咖食品成为温县首家纳税超亿元企业,艾文斯、中轴福漫、兰兴电力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艺龙塑化、东方祥生等2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20年上半年,温县省市重点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均居焦作市第一位,新引进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成功签约了苏商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

温县产业集聚区围绕食品药品、装备制造、智能家居三大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在“增效能、延链条、上技改、扩总量、抓运行”上做文章,支持企业积极创建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逐步实现布局由散向聚、规模由小向大、层次由低向高、产品由粗向精、经营由产品向品牌的“五项转变”。围绕大咖食品、同仁堂等龙头企业,招引产品上下游企业,实现招来一个龙头企业,带来一批配套企业,拉长一个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