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银针,推开康复之门,这一支团结协作的团队,用精湛技术,赋生命以阳光和健康。一双妙手,建起康复之舟,这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用智者博爱,送患者抵达康复的彼岸。一颗仁心,趟过病痛之河,这一支朝气蓬勃的团队,用医者仁心,催开康复的医学之花香袭全城。
这支团队,就是温县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团队。康复是解决病后、伤残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主要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群众生活、工作质量。正是这支团队,让肢体障碍的人可以行动自如,让卧床不起的人能够下地活动,让口齿不清的人表达流畅;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让无数患者得以康复,使无数家庭更加幸福!
他们,“身藏绝技”!
“我终于站起来了!”在温县二院的康复科康复训练大厅,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医生的帮助下双脚着地站了起来。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站立动作,但对于这位患者来说却渴盼了11个月。“去年来医院时,我眼睛看不清楚,双腿没有一点力气,脚也严重下垂变形。抬腿动脚都需要家人抱上抱下,不仅我自己受罪,身边也离不开人,家人也跟着受累。”老人说,“感谢咱康复科的医生和康复师为我量身定制的康复训练方案,咱这个科室太厉害,真的帮我站起来了!”
这个科室的每一个人,都“身藏绝技”。
科主任李守锦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北京空军总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进修肌骨疼痛诊疗、神经康复医学诊疗,尤其擅长脑血管后遗症、偏瘫、面瘫、肢体功能障碍及各类疼痛的治疗;医生李银山有30余年的临床经验,擅长利用针灸、针刀、推拿、理疗、牵引、穴位注射等方法综合治疗各类颈肩腰腿痛以及慢性胃肠疾病和偏瘫的康复治疗;医生王磊曾进修于河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尤其擅长脑血管后遗症、骨科术后等后期的康复治疗;医生王梽丞擅长应用针灸、推拿、理疗等传统中医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及脑血管病变;医生周新洁擅长运用小儿推拿技术治疗小儿内科病的康复治疗;康复技师丁晓利擅长应用技术治疗脑血管后遗症、疼痛病变,妇科产后及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等康复治疗。
多年来,他们“以术治病,以德治心”,用精益求精的技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希望。
他们,“精益求精”!
“只开了一个像绿豆大小的口,仅仅缝了一针,就治好了折磨我七年的腰疼。难怪看过病的人都说这里的医生精益求精,和省里市里的技术不差啥。”
患者张某腰疼7年,左下肢疼、麻、无力,肌肉萎缩,在多家医院行针灸理疗推拿,仍未见缓解,且病情渐加重,遂来温县二院找到了康复科主任李守锦。李守锦诊断其为“腰椎间盘巨大突出症、椎管狭窄”。因患者恐惧手术治疗,李守锦建议病人行椎间孔镜微创治疗。经皮肤上一个0.7厘米左右的切口,采用椎间孔镜成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髓核摘除术,术后患者张某当即就可以下地活动,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病人原某一位脑梗死患者,经过该院神经内科医生的诊治,患者大为好转,但却遗留了左侧肢体活动不利的。康复科医生李银山、王磊认真研究了该患者的病例,仔细测试检查了患者身体的各项功能后,为他制定了细致的康复治疗方案。原某说:“当时,我的左侧身体已经不能咋动了,情绪时常有些低落,对治疗很抵触,根本不相信他们能给我治好。这一点被两位康复医生看在眼里,不仅对我细心治疗,帮助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对我的生活习惯也给了很多建议。十来天的功夫,在他们的精准康复和耐心指导下,我真的能够正常行走了!”康复后,原某定制了一幅写着“医德仁术 服务超群”的锦旗送到了康复科。
与精益求精的医技相辅相成的,还有温馨的治疗环境和精密的医疗设备。“我们这里设有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物理治疗室、言语吞咽评定治疗室、针灸室、艾灸熏蒸室,配备有先进的康复治疗训练设备及疼痛治疗设备,如经皮神经电刺激仪、低频肌痉挛治疗仪、电动起立床、言语认知治疗仪、吞咽神经电刺激治疗仪、中频治疗仪、生物反馈神经功能重建治疗仪、椎间孔镜、射频仪、医用臭氧发生仪等。”谈到科室的装备,王磊如数家珍。
他们,“仁心济民”!
“我在搬东西时用力不当扭到了腰,当时腰痛忍受,没法下地行走,因为我之前在二院康复科治疗过颈椎病,我就给王磊医生打了电话。那时天已经很晚了,王磊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就往医院里赶,当我到医院时,人家已经在等候了。”患者王某说,“他为我施针后,疼痛立即减轻,我当即就能走路了。”
“我们科里没有规定的加班制度,但每天科里同事都在主动加班工作。”该科主任李守锦说:“在大多数人眼中康复无非是推拿按摩,其实不然,康复是通过多种治疗帮助患者在伤病后能达到‘病而不残,伤而不残,残而不废’的医学。抢救是让人活下来,而康复是让人活得更加有质量。我们每天热情高涨、春风满面地对待每一位患者,就是希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他们经济、精神上的负担。因为,康复一个人就是解救了一个家庭。”
捧一颗仁心而来,解万个家庭烦忧。
“我偏瘫的手脚活动能力在逐渐恢复,康复科的医生护士都很好,有的我会很烦躁,不分时间控制不住自己不停地呼叫他们,他们从来没有嫌弃过我麻烦,总是耐心陪伴安慰我。”40岁的王某是一名脑卒中患者,他右侧肢体偏瘫,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到温县二院康复科治疗后,医生为患者制定了行之可效的康复计划。经历了开始的适应与磨合,随后的刻苦训练和巩固加强,如今,患者已经可以独自下地行走,能自己穿衣、吃饭、上厕所,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偏瘫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疗程长、费用高、家人心理负担重。一些家属想放弃治疗,医生便找他们谈心,帮他们树立信心,指导家属参与病人康复训练,尽可能为他们节省费用。
“医生干的是良心活儿,不但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一切为患者着想。只要患者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我们的一切汗水都是值得的。”该科医生王银山说,“医生一定要有父母之心、仁爱之情,救死扶伤,义不容辞。”
精勤济世为己任,妙手仁心巧回春。
用博大爱心、精湛医术和无私奉献,他们为无数病人解除了病痛;以修业求诚、修艺求精、修道求高,他们为社会重塑了悬壶济世的崇高风范。正如作家冰心所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也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温县二院康复科的医护人员用实际行动为这段话做了最好的诠释。科室成立以来,共接诊患者万余名,开展微创介入手术4000余例,治愈好转率达90%以上,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