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圈粉”“洋弟子”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4-08-10 19:51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太极拳的吸引力有多大?每年络绎不绝来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拜师学拳的“洋弟子”们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

8月4日,走进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来自不同国家的太极拳爱好者或身着荷叶领对襟盘扣练功服,或穿着短袖短裤,伴着老师的指导和纠正,动作逐渐从僵硬无序变成舒展大方,步法逐渐变得轻灵稳健,收式时尽显气定神闲。

上午10点,烈日炙烤,陈家沟太极拳学校的树荫下,一位“银发”女士正用俄语指导着四名外国学员练习太极拳,汗水顺着学员的脸颊缓缓滑落,但大家练习动作依然没停,紧盯着老师的一招一式,生怕漏下一个动作。

这位女士来自俄罗斯萨哈共和国雅库茨克市,中文名叫陈一梅,今年57岁的她习练太极拳已有13年,因为热爱,这也是她第11次来陈家沟学习太极拳。

陈一梅痴迷于太极拳,太极拳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方式。近些年,她在家乡开了一家太极拳馆,有百十位当地学员。她说:“今年是我第一次带领学员们来陈家沟,希望他们可以在这个氛围中更好地感受太极的魅力。” 

暑假期间的陈家沟,有武馆的地方,总能看到“洋弟子”的身影,他们中既有像陈一梅这样每年不间断来学习的学员,也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新人”。 

陈家沟国际太极院的训练厅中,艾伯塔正体验着她在陈家沟的第一节太极课。

“以前只是从身边朋友那里了解到太极拳,现在能亲身体验、学习,我感到非常激动!”今年41岁的艾伯塔来自意大利,对太极拳文化很感兴趣。这是她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是她接触太极拳12年后迈向陈家沟这处寻梦地的第一步,“热爱可抵万难”在此刻变得具象化。

在陈家沟,院子里、胡同间、广场上,太极拳爱好者用自己的汗水传承着这份宝贵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太极拳。

“随着村里的拳师不断外出教学,太极拳在全球的影响和传播范围也日益扩大。”陈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冲说,“每年暑期都要有数万人次来陈家沟‘朝圣’、学拳。其中,‘洋弟子’占比越来越高。”

据了解,温县现有太极拳武术馆校52所,拳师千余人,其中半数以上常年在全国各地传拳授艺。今年以来,陈炳、陈自强等名家,已前往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开展太极拳培训。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已日益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责任编辑:温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