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有一种稍纵即逝的美味儿……
温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wenxian.gov.cn 发布日期:2020-05-20 08:15 责任编辑:温县新闻办
分享到:

春末夏初,在太极拳发源地、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温县,一道绿色时令美食“碾馔”伴随着五月芬芳风靡大街小巷,而温县碾馔中,尤以古贤村碾馔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传统工艺以及上乘的品质而最为有名。

古贤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祥云镇,距县城8公里,据《温县县志》记载,孔子高徒卜子夏出生于村里东庙中,后来因此改名为古贤村,意为古代贤人居住之所。古贤人祖祖辈辈手工加工“碾馔”的工艺,也从清代之初便流传至今。顺治十七年所刻《治鲜集》第三卷《风俗纪》中,已经对碾馔工艺有详细记载,清代孔尚任撰《节序同风录》中写道:“新麦微炒碾为条曰碾馔”,并录入《四库存目丛书》,由此可见,碾馔制作至少源于清代之初。

数百年来,祖祖辈辈以土地为生的古贤人都始终保留着传统的碾馔制作工艺,那份碾馔情结从繁琐的制作工艺程序中便可见一二。临近芒种,即将收获的小麦灌浆饱满,尚未黄熟的麦粒,内部汁水充足,便是制作碾馔最佳的时机。古贤人迎着晨曦将麦穗割下,先脱粒、淘洗、去糠,再入锅汆炒,旺火深锅,炒出的麦粒不焦不湿,如粒粒青色玉石却充满弹性。十余道工序之后,再将阴干的麦粒上磨碾压,伴随着吱吱悠悠的石磨滚动声,一根根嫩嫩的、长长的细条,透着缕缕麦香新鲜出炉,其色泽青碧,清香爽口。抓一把放在嘴里嚼,一种轻飘飘而又糯搭搭的麦香便在嘴里四散开来。整个制作过程大约要三四个小时,耗时耗力,因此便有“碾馔好吃真难做,一碗碾馔汗湿襟”的说法。

古贤村是国家农业产业园核心基地,所产麦质口感堪称最佳,用这里的小麦做出的“碾馔”,自然品质口感上乘。新鲜的碾馔既保持了全麦的营养,又有天然麦浆的淡淡清香,入口筋道、质感耐嚼,色泽嫩绿、清香中带着微甜,富含人体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尤为丰富,其清麸皮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和弹性,且能调节人体内分泌,清除肠道积油,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养生环保美食。所以每到五月,古贤“碾馔”便成为周边县市人们争相购买的时令美食。

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古贤人还将这道美食加以创新,或凉拌,或爆炒,或配肉类或时令蔬菜,或用鲜肉汤浸泡掏碎,和新鲜的肉、葱、佐以适当的调料做馅,做成碾馔包子,甚至用它烧汤,辅以葱花、香菜、青蒜,喝起来满口清香且助消化。为了这道时令美食能四季享用,人们还将其蒸后晒干或直接冷冻,待到秋冬想吃时,上笼加热,依旧清香如故。

据传,“碾馔”曾是清代御贡美食。每年夏季的第一天,清皇宫里都要吃用新鲜青小麦做成的“碾馔”。今天古贤人已将“碾馔”呈上百姓桌,变成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每年外销数万斤,远销至北京、上海等地,成为富民的大产业,色泽青碧的“碾馔”,带去的已不止是舌尖上的满足,更有一份浓浓的故乡情结融入其中,唤回的是时光和家乡的记忆,而“碾馔文化”和“子夏文化”也一起成为古贤村两张靓丽的名片。

耕读田园,问道古贤。今年5月22日至24日,第二届温县·古贤碾馔文化节将邀您尽享文化美食盛宴!

责任编辑:温县新闻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