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冷乡高温下的“清凉守护”→
2025年07月27日 来源:温县政府网

七月流火,热浪翻滚。高温炙烤着北冷乡的每一寸土地,滚烫的空气里却涌动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凉——那是党员干部奔走的脚步,是志愿者浸透汗水的红马甲,是200多户特殊群体家中新添的藿香正气水,更是全乡上下用真情筑起的“防暑长城”。

“大喇叭里传出的,是亲人的叮咛”

清晨五点半,杜庄村申大娘在村大喇叭的轻音乐声中醒来。“高温时段少出门,绿豆汤里加点金银花……”熟悉的乡音让她想起闺女出嫁前的唠叨。这样的声音每天都在全乡11个村的大喇叭中循环播放,500多条带着温度的友情提醒化作母亲般的絮语,融进乡亲们的茶余饭后。杜庄村的葡萄架下,驻村第一书记赵卫波正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演示“人中穴”按压手法,老人们笑着模仿:“赵书记教得真好,比俺儿子还仔细!”

“您家的风扇,我们记在心上”

午后两点,地表温度突破50℃。西南冷村独居的李大爷听见院门“吱呀”响动,抬头看见包村干部晁淑艳提着风扇推门而入,后背已晒出一片晶莹的盐花。“叔,给您带了个小风扇,我教您用……”这样的“敲门行动”中,200多户特殊家庭收到了量身定制的关怀:张婶家的纱窗新换了防蚊网,残疾老周的门前多了条无障碍通道。志愿者小刘的记事本上密密麻麻:“张奶奶降压药快吃完”“低保残疾户老夏想要件凉席”——这些用脚步丈量出的需求清单,比温度计更精准地标注着民生热度。

“安全生产线,是汗水画出的生命线”

黄昏的厂房里,该乡应急办的闫亚伟踮脚检查老化的电线,额头上滴落的汗水在炙热的水泥地上“刺啦”作响。二十天来,30多家企业的车间、食堂留下他们反复巡查的足迹。某食品厂老板看着整改通知单感慨:“他们比咱自己还操心!”如今,全乡企业将夏季高温安全生产防范宣传牌贴在了最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着员工紧绷安全弦,筑牢北冷夏日安全防线。

分享至: